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敖汉味道

  □张永波

  粘豆包,黄灿灿,滚瓜溜圆香气盈。

  岁月悠悠,沉淀了多少往事,家乡敖汉的粘豆包深深留在记忆里。

  那年那日……

  巳时。来山里的人,抱着偌大的录像机录制蒸粘豆包的场面。

  未时。妻子摆放着粘豆包,成行成垄。他嗅了嗅,就把那味道留在鼻腔里。于是,精神焕发,在冰天雪地中,驾驴车接七大姑八大姨三爹四妗子,给爹过寿辰。那年车马很慢。

  申时。时令为“数九”。野狼停在村庄不远处,男人站在一处高岗上。男人的鞋踩中的一方石块,如斧如钺,上面刻着“之”字花、鱼鳞花,他急忙收起一些带有花纹的碎片,毕恭毕敬地埋藏好。儿子此时正坐在炕头吃热乎乎的粘豆包。

  辰时。孩子吃粘豆包,想起灰狼来,脱口而出,掩口不及,头上挨了一记箸击。敖汉的规矩,吃饭说“来歹(狼)”,碗迅速倒扣于炕桌上。金黄褶皱的粘豆包亦仰面朝天落在桌面上,有红芸豆沙溢出,揩起,又甜又面。

  巳时。爷爷的生日与孙子的生日恰逢一天。孙子叫七十四,孙子出生那年,太爷七十三,孙子借太爷寿数起名儿,避讳,虚加一岁。爷爷吃粘豆包要沾荤油,滴滴答答,油渍汪汪。爷爷眯着眼睛吃粘豆包,上下腭运动缓慢。孙子问,您嚼不动啊。爷爷学当年他爷爷吃粘豆包时候的样子,爷爷说,我少吃两个粘豆包,给孙子十年阳寿,爷爷那顿饭只吃了七个粘豆包。孙子碗里的粘豆包拌了蜂蜜,咬一口,牙缝儿里渍出蜜。爷爷和孙子的吃法叫做“蜜里调油”。

  酉时。敖汉的村庄都响起碾磙的轧轧响声,黄米糯性大发。在每一轮翻滚中,米都会发热鼓胀。糯,就是不曾屈服,不愿认输。

  寅时。万籁俱寂。她半跪于面盆前,以祈祷之姿,揉面成团,捏面成轴,拍面成饼。她把包裹了红豆沙的粘豆包,成排摆起。此时,灯油的味道,窗棂上冰花的味道,黄米面发酵的味道,让她觉得很幸福。

  卯时。孩子吃了粘豆包,还要拿着粘豆包。上学路上邻家的狗“劫道”,孩子将手里半温不热的粘豆包抛予它。它身躯跃起,一个扭转接住。

  丑时。天狼星异常明亮。

  巳时。孩子去碾房“占碾子”,提一副驴套、一把笤帚、一张细箩。青石上陈着一簸箕面。一个妇人向孩子妈显摆蒸了一锅粘豆包又粘又黄,筋道弹牙。笑得孩子急忙掰下水缸里的一块冰,嘎嘎地嚼起来,竟有甜冰棍儿的味道。

  暖阳撒在努鲁尔虎山,浸过的大黄米、小黄米、小米,借太阳之光,极为鲜丽。

  亥时。一个妇人将红小豆、红芸豆煮作一锅,红豆子渍出红脂粉,渍出红色珠泪,渍到妇人的长脖子上。她要撩起麦穗,却又在前额点了红印,香到骨子里,甜到腠理中。

  戌时。来自阜新的民间艺人唱罢了定场小帽,手拨三弦,敲打皮鼓,“……黄天霸黄俊峰,索龙索虎索秀英……”故事到了高潮,灶房屋里火也添得愈来愈旺,水缸里结得冰围炸裂,炕上一排大泥盆里发面膨胀起来。

  子时。星昴,以正仲冬。寒冷的天气来了。

  丑时。厢房里,堆于一处的粘豆包吸了空气中的水,结了霜,硬如薄石。

  午时。星鸟,以殷仲春。冬天结束了。吃了粘豆包两大笸箩又三大簸箕。二月二,龙抬头日,吃了猪头,见老檐子撩起了眼皮,有大雁呜鸣,有黑老鸹盘旋……

  ——有人在山里取走了黍,取走了粟,取走了玉石,取走了石面孔,还顺手取走了许多故事。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黍粟糯糯,适口充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特刊
   第06版:草原号
   第08版:特刊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国内新闻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太阳花开一片海
草叶上的 山水林田湖
河套夯歌
季节的拐点
敖汉味道
相映
牧笛
生活,岁月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