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凭借“牛精神”定能过上“牛日子”

  □本报记者  李国萍  通讯员  宋福恒

  入秋一场透雨,山梁上、沟湾里喝足了水的野草伸枝展叶贮藏养分,阵阵秋风在摇曳的穗头染上金色,为牛羊长肉贴膘备足了纯绿色饲草。

  坐落于永兴梁山腹地的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天成乡四十七号村北的黄羊岭沟里,溪流淙淙、绿草遍野。村民王宏义的晒牛场就设在沟中离村2里多的平坦处。10多头各种肤色的牛或静卧反刍,或站立甩尾,更有牛犊翘起尾巴追逐嬉闹。刚过晌午,王宏义兴匆匆来到这里,他满面笑意地看看大白牛、摸摸公牛,然后从树干上解开缰绳,牵着牛先到溪边饮过山泉水,再赶着牛群转向山中的饲养场,那里已备足晒干的带籽肥草,让牛儿们吃个够。

  现年48岁的王宏义从小在山里生活,性格也像老黄牛一样勤劳踏实,一直以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虽然成了家生有一子,却因贫穷又打了光棍儿。他痛恨山里的困窘生活,于是把孩子交给父母养育,自己独身走岀大山闯荡。但是没有文化、不懂技术,只能干粗活、笨活、重体力活,一天累死累活刚够糊口度日。走出山沟摆脱贫困的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思前想后,王宏义拳头一攥,牛劲儿来了:“咱不能这样一直穷下去,得谋出路呀!”

  2016年,正好赶上脱贫攻坚战刚刚打响,当地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各家各户摸底排查,详细了解了王宏义家的情况后,随即电话通知他回村,商量发家致富大计。在困境中苦苦支撑的王宏义听到乡音,激动得夜不能寐,第二天便踏上回家路。

  凉城县天成乡四十七号村山大沟深、树木茂密,优质牧草遍及其间,最适宜养畜。王宏义回村后的当晚,天成乡党委委员侯东平就来到家,坐在炕头上与他促膝长谈,鼓励其在村里发展产业。从小喜欢牛的王宏义,心里热乎乎的,当即拍板。5天后,侯东平送来5000元产业扶贫款。王宏义用产业扶贫款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买回一头基础母牛。“经过精心饲养,母牛生母牛,5年多时间就成了群。县里派下技术人员指导,还用冷配技术培育优良肉牛品种,现在仅西门塔尔牛就有5头,去年纯收入3万多元。”就是凭着这股牛劲儿,王宏义趟出了一条生路。

  养牛刚起步,父母相继去世,孩子也考入大学。“光杆司令”的王宏义虽然觉得孤单、无力,但他一直有个信念,就是摆脱困窘。心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王宏义每天东方刚亮就起身,把牛赶往晒牛场,再清理牛棚。吃罢早饭,粉碎好饲料、上山坡下沟壑割青草,运到山里饲养场晾晒。午饭后稍作休息,就来到黄羊岭沟的晒牛场,把牛赶往备好草料的饲养场。太阳将要落山时再赶着牛回家。

  夜深人静的时候,王宏义坐在炕头上,静静地听棚舍里牛儿清脆的吃草声、母牛护犊儿的亲昵声,幸福感油然而生:“等牛满膘后,把土种牛卖掉,买几头西门塔尔牛,扩大养殖业。就靠这山里的水草、地里的粮,发展绿色养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候再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楼房成个家,自己也找个老伴……”凭借这股“牛精神”,王宏义“牛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云上103
   第05版:论道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8版:评论
红光村的“马”上致富经
〖播报〗
做给群众看 带着群众干
红绿尖椒挂枝头
转型引种特色水果 实现“三赢”
凭借“牛精神”定能过上“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