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做草原上的 “红色文艺轻骑兵”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情景歌舞《草原上的乌兰牧骑》剧照,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
▲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
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助力疫情防控。 ▲
▲巴林右旗乌兰牧骑在大板镇巴润哈日毛都开展“永远跟党走—2021年全区乌兰牧骑月”活动。
察右后旗乌兰牧骑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 ▲
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乌兰牧骑的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诞生。

  乌兰牧骑始终牢记使命,扎根基层,服务最广大的农牧民群众,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生活服务队。进入新时代的乌兰牧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被称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在乌兰牧骑成立60周年之际,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成立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时强调,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乌兰牧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利用乌兰牧骑贯彻党的声音的宣传队和“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优势,与时俱进编排新剧目,创新演出形式,丰富演出内容,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使讲话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创新体制机制 永葆本色

  2021年11月,冬日的草原气温在不断下降,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牧骑排练厅内,舞蹈队挥汗如雨,正在排练新作品,声乐排练室里老师正在为新创小品指导排练,其他队员迅速乘坐演出中巴车赶赴白音察干镇那仁格嘎查,开展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为主题的“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

  这几天,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乌审旗乌兰牧骑等纷纷进嘎查、进社区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

  肩负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担当,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乌兰牧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乌兰牧骑这一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年来,乌兰牧骑不断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推进管理创新,持续激发乌兰牧骑发展动力和活力,永葆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的本色。

  全区现有75支乌兰牧骑明确了职能、功能,突出和强化公益属性,构建起以旗县为主体、盟市为骨架、自治区直属为龙头的三级乌兰牧骑格局,零距离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服务。

  健全管理制度机制,颁布《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标志着乌兰牧骑事业跨入依法建设发展的新时代。修订《乌兰牧骑考核评估管理办法》,对全区乌兰牧骑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布局、评估定级、分类指导。

  全区确定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等12支乌兰牧骑开展人事、薪酬、人才制度改革试点,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对乌兰牧骑队员实行自主公开招聘,完善队员进出机制,对于作出重要贡献、长期扎根基层的乌兰牧骑队员予以政策倾斜。

  目前,乌兰牧骑人才培养已经纳入全区文艺人才培养整体规划,与中央民大、中央音乐学院等合作,加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培养。在通辽市、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建立东中西部乌兰牧骑培训基地,对乌兰牧骑队员进行全员轮训。

  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有效提升了全区乌兰牧骑文艺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使得乌兰牧骑队伍代际传承实现老中青“梯队化”科学结构。

  创作优秀剧目 与时俱进

  总书记回信以来,乌兰牧骑创作了大量优秀小型节目和适合深入基层演出的优秀舞台剧目。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创排的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入选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十大剧目,实现了我区历史上这一奖项零的突破。

  乌兰牧骑充分发挥自身贴近基层、掌握需求的独特优势,创作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反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文艺节目。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主题,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乌兰牧骑特点、满足农牧民群众需求,易于传播、轻便灵活、适合基层演出的文艺剧(节)目。

  每年各级乌兰牧骑创作作品300余部,创排了歌曲《守望相助》、舞蹈《黑缎子坎肩》、小品《驻村干部》、情景短剧《有这样一个村长》、评剧《刘胡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乌力格尔《草原之子》、原生态音乐会《牧民歌唱共产党》入选建党100周年“百年百部”优秀小型作品名单。

  2021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爱国主义、建党100周年、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创作推出了一批具有乌兰牧骑小型、快捷、灵活特点的歌、舞、乐、曲艺以及小戏小品。

  宁城县乌兰牧骑以红色资源为基础,创作了以抗日战争时期宁城地区第一支党支部成立为背景的现代评剧《忠诚》、短剧《信念》《同仇敌忾》等。开鲁县乌兰牧骑创作的大型歌舞诗《党旗下的荣光》,在2021年通辽市乌兰牧骑文艺汇演中荣获团体金奖。土右旗乌兰牧骑的坐腔书场《黄土尖之战》、科右前旗乌兰牧骑的歌曲《无悔的信仰》、阿左旗乌兰牧骑的民乐合奏《不忘初心》、奈曼旗乌兰牧骑的党史故事情景剧《梁东明·红色家书》等剧目实现主题宣传活动价值最大化。

  2020年启动了编辑出版《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名录》工作,2021年组织实施《全区乌兰牧骑原创经典作品传承工程》,首批整理60个经典剧(节)目进行复排。

  乌兰牧骑与时俱进编排新剧目,创新演出形式,丰富演出内容,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

  扎根生活沃土 服务人民

  近年来,全区乌兰牧骑组织实施了“草原文艺天天演”惠民演出工程。各乌兰牧骑深入本旗县及周边地区深入基层开展“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事业单位、进厂矿、进边防部队”“六进”演出活动,每年演出服务8000场以上。

  2019年在阿拉善左旗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邀请了来自内蒙古及新疆、青海、甘肃、吉林的22支乌兰牧骑参加。近千名乌兰牧骑队员走进阿拉善驻地部队、口岸、苏木镇、街道及周边农村牧区、工业园区演出67场,总行程超过1.5万公里,惠及各族群众15万人次。

  2020年6月1日起,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乌兰牧骑月·一切为了人民”活动。各支乌兰牧骑会同有关单位进村入户开展为民演出、宣传教育、政策咨询、惠农指导等“一揽子”综合服务共1056场,惠及群众60余万人次。

  2021年6月17日-7月17日,各乌兰牧骑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永远跟党走——2021年全区乌兰牧骑月”文艺演出1500多场次,其中交流演出200余场。进景区宣传演出100余次,完成宣传党的光辉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创新理论等主题宣讲750余次。

  乌兰牧骑“七个一”建设成效显著,每支乌兰牧骑要有一个经典剧目,每年推出一个自编自演剧目,每年创作一个现实题材剧目,每年为基层演出不少于100场,每年组织一次专业培训,每年组织一次技能比赛,各地要有一套推动队伍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推进全区各级乌兰牧骑到群众中创作、到群众中演出、为群众服务。

  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广大人民,一个演出和服务结合的乌兰牧骑,走遍了草原的角角落落,为数万农牧民群众送去温暖贴心的服务,把党的关怀和声音传递到各族群众心间。各级乌兰牧骑以“乌兰牧骑+”的方式与农牧、科技、卫生、教育、司法、扶贫、林草、金融等部门联合组成298支“草原综合志愿服务轻骑兵”队伍,深入到农村牧区、社区、学校、企业、边防哨所等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志愿服务活动,面对面为群众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讲、政策咨询、文艺演出、文化辅导、医疗保健、科技培训等综合服务。

  发挥队员“一专多能”优势,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骨干、业余文艺团体提供常态化辅导,全区各级乌兰牧骑年均开展志愿综合服务3000余场次,服务群众80余万人次。

  拓展阵地功能 推陈出新

  新时代,根据农牧民的新要求新变化,乌兰牧骑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拓展阵地功能,推陈出新,将最初“宣传、演出、辅导、服务”4项职责拓展为“创作、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传承、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8项职能,在宣传辅导上,服务于中央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不断为新时代的农牧民群众提供精准化的服务。

  定期举办乌兰牧骑艺术节,组织新人新作展演、优秀作品展示、东西部交流演出活动,推动乌兰牧骑在交流借鉴中提高创作、表演和服务群众水平。

  全区乌兰牧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舞蹈、曲艺保护传承工作,对当地特色文化遗产进行传承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六稳六保”,组织开展草原音乐美食季、草原文艺进景区等活动,“赏内蒙古美景、听内蒙古音乐、品内蒙古味道、讲内蒙古故事”,受到普遍欢迎。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组织优秀乌兰牧骑赴区外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交流演出,推动文化“走出去”,讲好内蒙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将网上乌兰牧骑纳入“全区宣传文化系统应用大数据系统”建设,打造数字化“红色文艺轻骑兵”,在学习强国、广电网络等设立“乌兰牧骑专区”,实现乌兰牧骑节目即点即播。

  组织乌兰牧骑之家微课堂艺术培训,指导各乌兰牧骑和队员在抖音平台开设政务和个人账号,实现乌兰牧骑队伍整体上网。疫情期间,各乌兰牧骑调整工作方法,全区乌兰牧骑队员各自为战,在家录制或直播视频,通过人民网、新华网、抖音、快手等播放超2.5亿次。推送“与湖北同心战疫·草原音乐为您加油”短视频,发布作品超1万余部,播放量7.3亿次,是全国首个通过“网上文艺”慰问湖北的艺术团体。

  为进一步创新乌兰牧骑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提升乌兰牧骑服务水平,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实际,制定实施了《2020年网上乌兰牧骑工作方案》,打造24小时“网上乌兰牧骑”。2020年至2021年,通过网络平台为基层农牧民提供技能传授、政策宣传、民族团结等服务3000余次、网上艺术培训交流700余场次。开展网络文艺直播、单项节目演出7000余场次,充分发挥了“红色文艺轻骑兵”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出彩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地方盟市
永远做草原上的 “红色文艺轻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