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辽市全面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努力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基本形成“以旗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嘎查村为网点”的农村路网结构。全市91个乡镇和2104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路水泥路,通畅率达到100%。
齐心协力“建好”
“十三五”以来,通辽市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重点强化建设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督导,保障质量、监督、检测。切实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加强行业监管,接受社会监督,明确质量和安全负责人,切实落实质量安全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采取项目负责制,全部纳入行业监管范围,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5年来,全市新改扩建农村公路达到880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农村公路覆盖率全面提升,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延伸到各乡镇苏木和嘎查村,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日趋完善,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该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印发了《通辽市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农村牧区公路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17年,开鲁县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区“四好农村路”东片区现场会在通辽市召开,推动了该市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进程。同年,扎鲁特旗被评为自治区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该市及时组织各旗县市区到开鲁县参观学习“四好农村路”建设及相关做法,传达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现场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通过认真学习借鉴使全市各旗县市区充分认识到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参加“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所有旗县市区严格按照“四好农村路”示范旗县标准及“四好农村路”评定标准具体落实推进实施。2020年9月,通辽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农牧局、扶贫办4个部门,对2020年申报自治区级示范旗县的科尔沁区的农村公路,从建、管、护、运营方面进行核查验收。
通辽市积极总结示范县创建经验,通过编辑、制作宣传知识手册、宣传展板、建设文件汇编等,整合宣传资源,形成强大合力,营造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氛围。各旗县市区制定了《农村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完善机制“管好”
按照“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要求,通辽市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管理好农村公路,切实做到责权一致,规范运行。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农村公路管理主体责任已全部落实到县乡村三级。全面落实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严格落实“七公开”制度,广泛、全面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全力排查整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通行安全。大力推行“路长制”,建立健全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开展路域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公路保护设施,有效遏制超载超限运输及其他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行为。不断深化旗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县级有路政员、乡级有监管员、村级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多措并举“护好”
通辽市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县乡人民政府、村委会的作用,积极调动村民参与到爱路护路养路中来。积极探索“养护+扶贫”工作机制,推广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养护技术。截止到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82%,优良中等路率达78%,养护水平进一步提高。
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实际情况,各旗县市区都出台了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或管理办法,明确了职责。加大资金投入,全市每年投入养护资金近5000万元;市财政专项投资1627万元,实施安全畅通工程交通标志项目,安装农村公路各类交通标志标识14132块。
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牧区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制定出台了《通辽市全面推行农村牧区公路路长制工作方案》,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老大难问题。
全力保障“运营好”
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管理、养护是保障,最终目的是运营。只有运营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让群众满意。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为切实让农民群众实现“出门有车、方便快捷”,各旗县市区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形成中心城镇连接乡村的经济圈。
截止到2020年底,通辽市共有78个汽车客运站,其中农村汽车客运站64个,招呼站及候车亭333个;共有农村客运班线506条,农村班车886辆,乡镇苏木和行政嘎查村通车率达100%;积极引导客运企业进一步优化客运班线,对确实无法通客车的建制村,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城乡公交、镇村公交、预约出租车、班线客运公交化改造的方式,保证全面实现建制村通客车任务;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构建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经济安全、通畅有序的城乡客运服务体系,该市有5个旗县市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以上。大力开展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建设,通过在镇村设立邮政综合服务站或代办点等方式,基本实现了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快速提升了农村物流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完善县乡村市场流通体系。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和共同配送等示范项目进展顺利,电商快递、冷链配送等新业态发展迅猛。
与此同时,通辽市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路网改善、扶贫路、产业路、生态路、旅游路建设,为农牧民提供了基础保障。大力支持“全域旅游”“全季旅游”“旅游+扶贫”工作。开工建设国道304线至草甘金沙滩旅游公路、大沁他拉至宝古图沙漠景区旅游路、库伦银沙湾旅游公路、孟家段旅游景区环湖路等一批旅游路,农村特产、农村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农村牧区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通辽市相继竣工通车库伦至六家子、开鲁县三义井至他拉干、扎鲁特旗黄花山至前德门、奈曼旗东沙力干图至青龙山、科左中旗敖本台至腰林毛都等一批扶贫路,为沿线农牧民增产增收提供新动能,为通辽市传统农畜牧业的转型发展、物流业升级、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