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塑百态 指尖传承

武文胜和党立英共同创作的泥塑作品《防疫站》。
有300多年历史的泥塑模具。
武文胜创作的脸谱系列泥塑作品。
党立英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
武文胜和徒弟党立英。
武文胜和党立英创作的草原题材作品。
武文胜创作的泥塑作品。
  ◎文/图  本报记者  院秀琴

  从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抟土造人,到红山文化牛梁河神庙女神像,神用泥巴做了人,人用泥巴塑了神;从先秦时期的奴隶泥俑、秦汉出土的各种陶俑、隋唐以后的寺院塑像,到宋元明清以来各式各样的民间泥塑,无不显露着雕塑的神工与色彩的光辉……五千年来,中国泥塑艺术积厚流光、异彩纷呈,高手辈出、代代相传。

  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家泥塑,是我国泥塑艺术汪洋中的一朵浪花,在悠悠岁月长河中散发出迷人的熠熠光彩。

  匠心传承300余年

  惟妙惟肖的泥娃娃、呼之欲出的飞禽走兽、体现国粹精华的脸谱,这些用泥巴抟练而成的艺术作品,精致工巧、神韵兼备,它们是时光的载体,是情怀的传承。这些作品均出自武家泥塑自治区级传承人武文胜之手。

  今年54岁的武文胜,生长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西厂圪洞村,是武家泥塑的第7代传承人。说起武家泥塑的历史渊源,武文胜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我们已经传承了300多年了!”说着,武文胜向记者展示起使用了300多年的泥塑模具,模具也是用胶泥制作而成,上面深浅不一的裂痕和反复粘贴修补的胶布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武家祖籍山西忻州,乾隆初年走西口来到和林格尔县从事农业生产及画匠职业,农闲时,凭借其画、油、泥塑、裱等手艺走村串户维持生计。独具慧眼的武家祖辈发现泥娃娃颇受欢迎,于是融合了晋蒙两地的民俗文化,专攻捏泥人,出售供儿童玩耍,由此形成了风格鲜明的武家泥塑。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家泥塑的艺术造诣达到了顶峰,在土默川至大后山一带名气很大,创作的古装人物作品‘桃园三结义’‘白蛇传’‘八洞神仙’等,有很高的观赏性。”武文胜告诉记者,泥娃娃、小动物、“扳不倒”不倒翁等则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玩具。

  在武文胜的记忆里,他的爷爷、大伯都精通泥塑,而他8岁起就与泥结缘。对于武文胜来说,泥塑不仅是家传的手艺,更是他心灵的一个寄托。武文胜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导致下肢瘫痪,当时家里没钱为他治病,他只能用双手爬行。由于行动不便,武文胜只能看着同龄的孩子背起书包去上学,孤寂的岁月里,只有泥塑与他相伴。在大伯的指导下,武文胜的手艺越来越好,做的泥娃娃、小动物栩栩如生。

  15岁那年,武文胜听到残疾人张海迪坚强面对生活的事迹后,被深深打动,他决定自食其力,在村里开起小超市养活自己。闲暇时间,武文胜就制作泥塑作品。2005年前后,和林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发现当地庙会上的泥娃娃制作工艺精湛,赏心悦目,得知是本地村民武文胜的作品后,决定为武家泥塑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武家泥塑入选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贴近民俗和生活

  小河沟里一团泥,匠人手里显神韵。

  一捧泥巴,在武文胜的手中,经过拉、搓、揉、捏、压、接等工序后,便被赋予了生命,成了啃着蟠桃的孙猴子,长颈红冠的仙鹤,憨态可掬的十二生肖,五颜六色的脸谱……这些泥塑作品无一不妙趣横生、活灵活现。

  武文胜40多年来扎根于民间艺术土壤,一双巧手精心塑造,一腔惠心精彩呈现,贴近民俗和生活,将一团团普通的泥胚做成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

  见到武文胜时,他正趴在炕上做泥塑,他一边为泥塑上色,一边介绍其制作工艺:“泥塑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料、制泥、拓模、雕刻、洗胚、彩绘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心去做。不过最关键的还是选料,要选择雨后河沟里沉淀下来的胶泥,不能有一颗沙砾,还得有一定筋度才行。”武文胜介绍,为了让胶泥更柔韧,过去制泥时还要在泥里加入纯麻纸。现在麻纸不好找,就用蒲棒毛或者棉花来代替,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水搅拌均匀,再放在一块平滑的石头上,用棍棒捶打,直到胶泥、蒲棒毛和水分充分融合,用布包好备用。

  拓模时,先用擀面杖把泥巴擀成薄薄的泥坯,在模具里涂抹一层食用油,把泥坯放入模具压制成型,用小刀将模边缘的余泥割掉。胚型阴干后,还需洗胚,即涂上清水,用手在胚型上反复涂抹,将胚型上的裂纹抹光。

  最后一步是彩绘,需要传承人有精湛的画功。传神不传神,表情占八分,武文胜边画边说:“先画衣服、纹路、头发,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是开眉眼,稍有偏差,人物的精气神就没有了,弄不好前面的功夫就都白费了。”武文胜介绍,以前上色用水彩颜料,褪色较快且不易保存,如今改用丙烯颜料,色泽更加靓丽,保存时间也更久。泥塑对环境湿度的要求较高,为避免干裂和褪色,武文胜在徒弟党立英的启发下,增加了一道固色的工序。党立英是一名美容美甲师,她发现美甲用的封层甲油胶涂在泥塑制品上会让泥塑摸起来十分光滑,且发出清明透亮的光泽,十分好看。

  仔细观察武文胜的泥塑作品,色彩艳丽、造型古朴,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泥塑用的就是最乡土的泥,做的也是最贴近民俗和生活的东西,所以土一点才更有特色。”武文胜说。

  传统与时代接轨

  “武师傅是村里的能人儿,微信玩儿得比我还溜。村里谁家接个电、连个网都爱找他。”武文胜的徒弟党立英打趣师父。

  出生于1980年的党立英3年前在一次公益活动中认识了武文胜,两人因为对泥塑的热爱一见如故,党立英十分敬重武文胜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品格,拜入武文胜门下,她每有闲暇就会从呼市市区专程开车去拜访武文胜,与师父切磋新技艺、交流新想法。

  3年来,两人将传统的泥塑技艺与新时代接轨,创作了许多歌颂内蒙古、礼赞新时代的作品。武文胜和党立英合作创作的草原题材作品中,有跪乳的羊羔、有草原上奔跑的牧羊犬、有饮马的蒙古族姑娘……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党立英创作了《狼牙山五壮士》,精巧致密的泥塑细节和五壮士坚定悲壮的神情仿佛把观者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2020年,武文胜和党立英熬了个通宵共同完成了抗疫题材作品《防疫站》,工作人员正在给一位三轮车司机测量体温,一幅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疫情防控画面跃然眼前。“这个作品就是我和师父根据看到的现实,想象着捏出来的,没有照片参考。你看师父设计的这个三轮车,能走,能拐弯,它的车轮、车把都能转。”党立英看着这件泥塑作品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武文胜接着道:“泥塑艺术传承我觉得要有两条,一个要继承现有的工艺,另一个要与时代同步,开发新产品。光想着传承,不创新是不行的。现在人们对手工艺品要求高,要做出能吸引流量的作品,才能让泥塑文化更持久、更远地传播。”

  武文胜和党立英还在短视频平台开通了账号,展示自己的作品,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呼和浩特海关离退休干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王红涛看到武文胜和党立英的泥塑作品视频后,赞叹道:“武家泥塑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样的作品通过网络传播也为文化的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

  采访结束时,武文胜接到了一通电话,有一批小学生周末要来参观武家泥塑,想看看能不能当作一门兴趣课来学习。武文胜高兴地说:“只要愿意来就是好事,需要我怎么准备尽管说。”

  “我准备买一批陈列架,在村里建一个泥塑展览馆,让大家重新拾起祖辈遗存的农耕文明记忆,让更多的子孙后代记住和了解祖辈的生活。”武文胜目光坚定、满怀豪情,宛如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论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要闻·广告
   第08版:地方盟市
扎根大漠的 “梭梭女人”
泥塑百态 指尖传承
让土玩意儿 焕发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