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核心提示】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是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际性进展的过程,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完善、进而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都决定了中国必须拓展出一条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这条道路正是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我们必须继承以往的优秀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更高质量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方案的现代化超越

  □宋春霞  陈智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复兴过程中对自身发展目标的抉择,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思考与探索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站在世界历史高度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深刻思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发展进入到了自觉、主动和创造性“回应”阶段。共同富裕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共享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社会状态。共同富裕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当下我们正在实践的课题,既是一种静态的系统结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动态发展的过程。故此,它是一个复合性、整体性、动态性概念,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多维度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从主体维度来看,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民共富,其最终实现需要依靠全体人民群众。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涵。实际上,我们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而且是每个个体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强调用整体带动个体、个体赶上整体,从而使得每个个体都得到尊重与发展。而全民共享富裕目标的实现,必然依靠全民的共同参与,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

  从内容维度来看,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的富裕,还是精神的富裕,是既注重物质又强调精神的全面富裕。依据马克思对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共同富裕并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还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概念。同时,人民群众并不是物欲化的经济人,因为人们在物质需求之外,还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更高需求。所以,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只追求经济财富的增长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忽视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富裕,而是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过程维度来看,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而是在实践进程中逐步共富。在现代化加速期,社会转型会造成许多“真空地带”的产生,为个别社会成员的富裕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在致富动力的推动下,财富也难免会向少数人集中。因此,在一定历史时期,区域、城乡以及个体之间存在适度差异是正常的,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时间有先后,程度也存在高低。因此,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促使发展从不平衡走向新的平衡,绝不是“劫富济贫”,也绝不是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基础上”,逐渐让“更多的人”富起来,从而使现代化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程,是在循序渐进的动态演进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必须以唯物史观的视角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一进程。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

  现代化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是普遍的人类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用社会主义方式来实现现代化一般要求的“现代化”。从价值取向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虽然都在追求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就体现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上。

  对于遵循以资本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资本至上原则的西方国家而言,贫富两极分化始终伴随着其现代化道路。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改变资本对于剩余价值的贪婪,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经济危机,所以广大无产阶级只能沦为其现代化道路上的垫脚石。究其实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人的异化”过程。但对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言,其目标定位在于既要通过生产力大发展实现现代化,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即实现共同富裕,所以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

  具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就是要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说,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国家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证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公共性和共享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坚持走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具有现实可能性。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只有不断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产资料才能真正集中在劳动者手中,集体财富的源泉才能得到充分涌流,现代化进程才能真正向前,共同富裕才能最终实现。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是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过程,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完善、进而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都决定了中国必须拓展出一条区别于西方又超越西方的道路,这条道路正是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方案的现代化超越

  追求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是对既往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新发展阶段的设想。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继承以往的优秀成果,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在更高质量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方案的现代化超越。

  从经济层面讲,实现共同富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发展始终是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且历史性地解决了中国人民绝对贫困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矛盾叠加的转型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从客观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仍然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变,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绿色发展等方面寻求突破,全方位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制度层面讲,实现共同富裕要采取既普惠又分层的制度设计,为“共同”提供保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出发,“富裕”代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共同”代表社会关系的性质,二者分别反映了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拥有、占有情况。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实际上内在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而作为生产关系中最直接反映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分配制度,直接决定着人民获得物质财富的比例和公平享有物质财富的水平。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制度,并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还需在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和再分配制度的基础上,依靠道德原则、精神力量的作用,在自愿的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公益慈善方式进行第三次分配,从而形成积极、主动、和谐的互助式再分配格局。

  从社会层面讲,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要强化经济问题社会解决的效力。在收入不平等的背后,隐藏的是人们的发展机会、权利不平等问题,因此,解决贫富差距不仅仅是一个财富再分配问题,还涉及一系列权力和利益的调整,而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必然会牵扯到诸多方面、诸多领域。因此,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需要通过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办法来解决那些仅依靠经济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对此,一是要加大社会投资,促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大限度维护公众享有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尽可能保证人们权利平等、机会平等。二是要建设好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要在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发力,还要谋划和推进社会保障的层次性和丰富度,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保障需求。三是要着眼长远加大教育投入,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公益广告
共同富裕让社会更加公平
致读者
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