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俗理不俗

  □张永波

  我的启蒙教育是坐在炕头、坐在树下、坐在田间开始的。听长辈从“老年间”到“眼巴前儿”,从家长里短到苦辣酸甜,一件俗事、一句俗话、一个俗理,是我儿时不能割舍、不可或缺、不能忘怀的深刻教育。

  村里人的唠闲嗑,看似闲话,道的是人情;看似俗理,却饱含世事哲学。

  俗事

  乡间曾有一种说法:小孩子吃猪尾巴会染上“后惊”(走夜路惊恐)。

  每年腊月杀猪,我都胆怯地看着爷爷细嚼慢咽锅里煮得稀烂的猪尾巴,十分担心爷爷会“后惊”,可他顶着月亮踱步出门的时候都安安稳稳,并未见有惊慌失措之状,心中好奇。

  有一次,趁大人不备,吃了半条猪尾巴。呵,软糥劲道,汁水四溢,这分明是人间美味啊。到了夜里却不自在起来,有莫名的恐惧感袭来。有一只大尾巴狼在瞄着我,有一头伸着獠牙的猪向我冲来……不由惊起,窗外却是月高风清。

  早晨,与母亲讲起来,母亲笑着安慰我,偶然吃一两次染不上“后惊”。每当说起这件事儿,都觉得非常好笑。

  “首孝悌,次见闻。”现在想来,这是物质贫乏的时代,为了让老人们享受生活、补充营养而采取的“下下策”,善意的谎言让孩子对物质心生恭谨,对老人渐生厚爱,也养成克制物欲的品德。

  “孝悌文化”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了。

  “长幼序,友与朋”。家里有个习惯,来客人时,孩子不能与大人同桌就餐,母亲认为,孩子上桌,风卷残云样的吃相极为不雅,这是失礼的行为。因此,无论谁到家里做客,孩子都要在客人吃毕、退席到一旁抽烟喝水,方能抄起筷子吃饭。

  俗话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我始终记得深夜里母亲在油灯下低头缝补衣服的情景,她把破衣服缝上密密麻麻的针线,把大人的旧衣服“汇”成孩子的衣服,把一绺绺的碎布条拼在一起打成袼褙,再把袼褙纳成鞋帮鞋底儿,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作为材料物尽其用。

  我记得太爷爷把积攒起来的牛皮纸、纸壳箱泡在水里三天三夜,把泡好的浆液涂在大大小小的盆儿上,太阳下一晒就金蝉脱壳般又生出许多大大小小的盆儿来,这些盆儿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四十年有余。

  我记得叔叔用一堆废砖废石,垒出一道十字串花的园宥围墙,盛夏之季,牵牛花、蜀锦花竞相开放,与花墙相映成趣,不啻为亮丽的风景。

  言传身教,俭以养德。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每当想起父母亲为了支撑家庭而努力劳作的情景,就感念父精母血的天地造化,惜身、惜命、惜缘。人之初的善念得以保持并时时滋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己每次薪酬增长、每次奖励补贴、每次物质支出,都分外感怀。纵向对比,生活向着富足、丰满、小康前行,这何尝不是曾经的简约生活带来现在人生的欢喜。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不从横向攀比,也就断了妄自菲薄之心,渐渐戒了虚火。这当是家传的品格。

  俗理

  “亲兄弟,明算账。”小时候,见西院兄弟俩因为家产分割互不相让,官司打了两三年,两败俱伤,成了村里茶余饭后的笑料话题。父亲说,亲兄弟,明算账,这是他们兄弟没把账算明白,到头来兄弟不是兄弟,哥们儿不是哥们儿。

  父亲与三个叔叔无论大事小情,都会坐在一起商量。常常倒上茶水,从一支蜡烛、一包茶叶、一瓶酒到卖粮款、卖猪款,再到耕地边界、搭伙种地,都倒腾个清清楚楚。有一年,我给叔叔垫付了一些买药钱,叔叔拿着钱来还,我推辞不要。父亲毫不客气接过来,教训道:“亲是亲,财是财,不明不白两不来。”和亲属、乡邻、朋友、同事、生意伙伴保持好“清晰”关系,才能建立更深厚、更长远、更广泛的信任之道。所谓“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是也。

  “少年不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时红。”小时候,村西视力不太好的王爷爷背着粪箕子拾粪,我跟伙伴们就搬来一块块土坷垃放在驴马走过的路上。老爷爷误以为是驴马粪,俯下身子一块块拾到粪箕子里。我们见状,都笑得前仰后合。跑到家中讲述起来,母亲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小小的孩子,咋能这么坏呢?少年不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时红。等你老了,还不一定赶上人家呢!”

  这样简单的道理我也传授给女儿。

  女儿年幼时,看到老人过马路,总是去搀扶……我顿时觉得一株善良的种籽正在生根发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生态环保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话俗理不俗
草原
为内蒙古农信女篮 喝彩
治河理水千秋计
瑞雪兆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