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中华典籍聆听远古声音

《上阳台帖》为唐代诗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康熙字典》 一书揽尽天下字

  □李喜庆

  《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出版的汉字辞书,共收录汉字47035个。康熙皇帝认为明代所编《字汇》疏舛,《正字通》芜杂,均不足依据,故应“删繁补漏,辨疑订讹”,博采众家之长,遂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立编书机构,任命张玉书、陈廷敬为总阅官,凌绍雯、史夔、周起渭、陈世儒等27人为纂修官,陈世倌为纂修兼校刊官。新字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编成,康熙皇帝定名为《字典》,后人称之为“康熙字典”。在这以前,我国已有过此类工具书,如《说文解字》等,但称为“字典”尚属首次,它是一本专为古代学者借鉴资料的书。

  藏友老马的这部光绪版《康熙字典》,白宣纸,石印本,线装,32开本,育文书局光绪戌申孟夏月印制。该字典印制精美,疑属于清末官版。第一页为红印龙牌,图案下部为层层叠叠的海浪,浪中突出一灯标;上部为三条飞龙围绕一红色方框内竖排的清秀俊丽的“康熙字典”楷书字体,整页由红色印刷。第二页是红印楷体育文书局石印年份,第三页为红印楷体御制序文。这部字典是按字的部首笔画顺序排列,共分成214个部首,先后列入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的十二集中,总共六本,第一本总目子集丑集,第二本寅集卯集辰集,第三本巳集午集,第四本未集申集,第五本酉集戌集,第六本亥集、备考、补遗。

  查找这部字典,古人总结了一首《检字歌》:一二子集三丑寅,四卯辰巳五午寻,六在未申七在酉,八九戌部余亥存。按着这首歌谣就能很快找出要查找的字来。《康熙字典》中注音使用反切法,用两个汉字取上声下韵反切,遇有多音、多义字时,先释其本音本义,其它音、义在空一格后用“又”字表明。

  《康熙字典》是中国第一部官修字典,唯一一部以皇帝年号命名、并由皇帝亲自作序的字典,第一部使用“字典”这一科学概念的工具书。自从问世以来,它的文字、音义、书证被广泛引用,体例也成为后世出版字书的蓝本。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自成书以来,经过不断刊印和重印,至今已经有上百种版本。

  国家珍贵古籍《春秋四传》

  □何砺砻  冯丽丽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原本是鲁国的史官所记史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以鲁国十二公为顺序,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历法、社会习俗、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孔子对《春秋》进一步整理加工,字字精辟,文风独特,被历代史学家奉为史学经典之作。

  《春秋》原文的语言过于简约,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后世继续为《春秋经》作传的不乏其人,但名声能和“春秋三传”媲美的只有南宋大儒胡安国写的《春秋传》,也可以称之为《胡氏传》或《康侯传》。

  胡安国(1074-1138)又名胡迪,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进士,为太学博士。他一生以圣人为目标,潜心研究《春秋》,著《春秋传》三十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传,明正统间从祀孔庙。胡安国的《春秋传》在元、 明两代影响很大,和“三传”一同被列为“春秋四传”,一度成为清朝以前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因此也衍生出《春秋四传》一类的著作。

  《春秋四传》以胡安国传为主,附左、公、谷三传以资参考,经文之下,分注左氏、公羊、谷梁三传之文,胡传则低一格别为标出。《左传》较经文多出之事则附录于后。《左氏传序》后有嘉靖十一年《福建等处提刑按察司为书籍事牒》叙其刊刻原始,其《书》《诗》《礼记》《四书》皆如旧之款制,而《易》则加刻程颐《易传》,《春秋》则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附加左、公、毂三传。

  在《春秋》学史上,有“《春秋》经说”和“《春秋》史说”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胡安国在“经”与“史”之间,采取了兼取的立场,用“事取左氏,义兼公谷”的方法,兼采三传,同时还兼取百家之说,成一家之言,其经义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胡安国的《春秋传》,作于宋室南渡之际,完成并表进于南渡之后,这一时代背景,对该书的写作必然产生直接影响。《四库全书总目》评价说“故感激时事,往往借《春秋》以寓意,不必一一悉合于《经》旨”。胡安国志在经世济民,感于时事,往往借《春秋》寓意,不拘章句训诂,成为宋代理学家以义理治《春秋》的代表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南宋时期,胡安国《春秋传》被定为经筵读本,成了官学。入元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下诏实行科举,规定以胡安国的《春秋传》定经文,与《春秋》三传并行。

  胡安国的《春秋传》影响了几百年的《春秋》学研究与众多的读书士子,但是在清代遭到排斥。清初,康熙帝有意改变“胡氏传”的地位和影响,命儒臣对胡安国的《春秋传》详加考证,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驳正,并将先儒经注中因不合胡传而被摈弃的观点采录汇纂而成《钦定春秋传说汇纂》,颁行天下,此后“胡氏传”退出“四传”。乾隆年间,四库馆臣以存一家之言的态度将《春秋胡氏传》收入《四库全书》,《春秋胡氏传》和《春秋四传》逐渐销声匿迹,因而现存《春秋四传》的版本以明代刻本为主,且存世不多。

  内蒙古图书馆藏《春秋四传》三十八卷,明嘉靖十一年(1532)福建建宁府刻本,10册。版框高21厘米,宽14厘米。半叶九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同。粗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上鱼尾下镌书名、卷次,下鱼尾下镌页码,下黑口内镌刻工。天头栏外间加音注,天头及行间有若干佚名批校。字体上笔画曲折、不方正,起笔多带尖或钩,版式上字小行密的特点,都是典型的建式本的特征,是建本发展到明代嘉靖时期的代表性版本,也是此前版本的延续,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古籍小知识】

  古籍版式: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

  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

  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于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李白书法真迹《上阳台帖》

  □秦延安

  《上阳台帖》为唐代诗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诗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又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抒发了作者对其仰慕之情。此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李白(701年-762年)是大唐第一诗人,被喻为“诗仙”,自幼饱读诗书,尤喜道家思想,20岁隐居岷山习道,25岁游三峡至江陵,与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相遇。司马承祯与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合称为“仙宗十友”,是一位造诣深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看到英气豪放的李白,年届八旬的司马承祯大赞其“有仙风道骨”。这让对司马承祯仰慕已久的李白欣喜有加,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表示要与他神游八极。李白虽然才高八斗,为人豪爽大方,却不擅官场。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三月,官场失意的李白与杜甫、高适结伴同游王屋山,到了阳台观才知司马承祯早已仙逝,面对其画作,故有感而书《上阳台帖》(释文):“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帖中“水长”“物象”四字已脱落,模糊不清。现在的释文根据清乾隆皇帝四十一年(1776年)写的跋文得来。纵观《上阳台帖》,字廓大小错落有致,长短差距不一,最大7.5厘米,最小2厘米。字字草法精熟、笔画浑厚、方圆结合、爽朗挺拔,点画形态、轻重提按全凭心意。在开合纵逸中使之单个行间上下疏密参差,看似杂乱,却通篇充满着跳跃感。不刻意讲究规整,而是让字肆意扩展,尽显浪漫主义诗人的张狂和不羁。

  李白书法师从草圣张旭。唐代孟棨《本事诗》载:“白取笔抒思,略不停缀,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跱龙拏”。足可见李白书法之风格和体势。对李白书法评论较多的当数黄庭坚,“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由此可知,李白的书法很有功力。据宋《宣和书谱》记载:“白尝作行书,字画尤飘逸。”在《上阳台帖》上,宋徽宗赵佶跋文曰:“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赵佶书画造诣极深,竟如此推崇,足可见李白书法之高。元代张晏跋曰:“谪仙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显然,元人亦认为李白书法与唐代举世崇法不类,虽不拘章法,但神态放逸,飞舞自得。启功先生也认为,此帖用笔不循故常,天马行空,吻合李白诗风豪迈不羁之性格。

  《上阳台帖》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此帖先入宋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朝由项元汴藏于“天籁阁”。清代先为安歧所得,再入清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被大收藏家张伯驹购得,解放后转赠给喜欢书法的毛泽东。1958年毛泽东自己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为作表率,毛泽东忍痛割爱将其转交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天壤间孤本秘笈《赵城金藏》

  □马小江

  《赵城金藏》是金代初年由山西潞州(今山西长治)崔员外之女崔法珍断臂发愿,募化刻印的一部辉煌巨著。这部藏经以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和少部分《契丹藏》为底本,历时30年完成。因为它藏在赵城县(今属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所以后人将它定名为《赵城金藏》。全世界保存下来的金代全藏刻书极少,其它流传下来的金代藏经仅有十几卷,而《赵城金藏》约留存四千余卷,较为完整,又是传世孤本,所以被视为稀世瑰宝,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1933年,高僧范成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弥陀殿的藏经柜中发现了这部藏经,当时没有人知道是谁主持刻印的。1934年,南京又派蒋唯心到广胜寺,经过多方面研究考证,最终认定这部藏经为金代刻印。1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赵城,广胜寺距日军据点仅1公里,经书便被秘密转移到广胜寺飞虹塔内封存。1942年春,侵华日军企图抢劫这一稀世珍宝,八路军某部闻讯后派员夜入古刹,夺得经卷。在以后的几年里,几经辗转,直到解放,尚存的4330卷又9大包《赵城金藏》被分装42箱,从涉县经邯郸安全运到北平,移交至当时的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收藏。《赵城金藏》运抵北平时,由于多年保存条件恶劣,多数经卷已经潮烂断缺,国家专门调来4位富有经验的装裱师傅帮助修复,历时17年,终于在1965年修复完毕。

  《赵城金藏》被发现,是现代佛教文献史上一件大事,它既是佛书,也是涉及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古籍,被佛教界誉为“天壤间的孤本秘笈”。《赵城金藏》印刷清晰,字体劲拔,每卷首均有精美的佛陀说法图,其刀法线条和宋版佛经相比,具有豪放严整和生气有力的特点,是我国印刷史上的珍贵标本,更是研究我国刻经史和版本史的珍贵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历代佛教书籍制作演变过程,也可以看出佛藏与当时金本的平水(即临汾)水平,特别是与平水版画之间的关系,是印刷发展史上一座了不起的宝库,在中国版本目录学和雕版印刷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回顾《赵城金藏》的历史,有断臂募刻的崔法珍,发现瑰宝的范成和尚,评估考证的蒋唯心,组织抢救的史健,精心护理的张文教,捐献国家的张筱衡,揭裱修复的韩魁占……有名字记载的不下数十人,更多的则是成千上万没有留下名字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捐募的村民,刻经的工匠,补雕的僧徒,流血牺牲的战士,爱护藏经的人民。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敦煌学家向达教授在《记赵城金藏的归来》中说:“看看展览的古代经卷,似乎每一卷上都染有人民战士的血花,才渐渐明白文物的保存不是容易的事,而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东西,也只有靠人民的力量才能保存,才能光大。时间的考验,英雄帝王,象电光石火,终不免黄土一抔,人民却永垂不朽,人民所创造的也永垂不朽。”《赵城金藏》必将与中华儿女共存,与日月争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草原号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打开中华典籍聆听远古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