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河上的守桥人

  □本报记者  高慧

  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晚上6点,包头工务段包南路桥工区的小伙子们一起包了顿酸菜馅儿的饺子,庆祝小年夜的到来。因为工作性质,桥隧工需要长期离家,在工区过集体生活。“大家吃完抓紧休息,后半夜咱们还有硬活儿呢!”工长何龙叮嘱大家。

  包南路桥工区管辖着16座桥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包西线黄河特大桥,它是内蒙古中西部重要的客货运输通道。春运期间,每天都会有130趟列车从大桥上通过,每年约有近4000万吨煤炭通过它运往全国各地。为保证旅客安全,负责大桥养护维修工作的包南路桥工区的桥隧工每两天就要对大桥进行一次检查。

  “为了不影响列车的运行,我们一般都是在深夜作业,这段时间我们铁路术语叫‘天窗时间’,就是指列车运行图中不铺画列车运行线或调整、抽减列车运行,为施工和维修作业预留的时间。” 何龙向记者解释道。

  凌晨1点,大家已经在一楼整装待发。

  “今晚咱们去黄河特大桥更换步行板。邵松,你等下带着工具在桥下注意行人和车辆,刘力伟、闫振、李昕恒、张晨辉,你们哥儿四个往上运步行板,吕德轩、张悦龙、孟凡宇、徐斌,你们负责对设备、石砟进行检查……大家带上工具,安全帽、安全带佩戴规范,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记住,咱们是上行。” 何龙在出发前例行给大家开班前会。

  凌晨1点40分,大家按计划抵达作业地点——包西铁路黄河特大桥。大桥全长3918米,全桥最高点高于水面近30米。作业开始前,何龙再次进行例行的安全提示、列队拍照,清点工具。

  “前方预报无来车,可上道作业!”现场防护员符硕予联系驻站联络员后,向大家发出信号。

  “我们作业时,别看他就是简单的‘站着’和‘看着’,其实工友们的安全都在他身上,我们守护列车安全,他负责守护我们的安全。”何龙说。

  上桥的石阶窄而陡,扫除白天留下的积雪,大家搬着近百斤的步行板开始上桥, “天窗时间”紧张,上了桥,大家按班前会的部署,迅速开始行动。

  时下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晚上气温接近零下20摄氏度,走在桥上风力可以达到3-5级。为了保证高空作业时身体灵活,大伙儿穿的衣服都不算厚重,呼出的哈气不一会儿就在帽子上结出了一层冰霜。

  “衣服穿厚了不方便搬东西,再说干开活儿,身上一会儿就热了。”阚旭东边用撬棍将破损的步行板取下边告诉记者,旁边的工友配合着开始更换新的步行板。

  钢桁梁的检查通道凌空架设于桥体的侧面,上下连接着桥面和钢梁桥的顶部,伴随着夜晚的寒风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何龙在确定安全带没问题后,开始沿着检查通道向上攀爬,在钢梁顶上,风力和桥面上相比成倍增加,偶有列车从邻线经过,震动传到桥顶也被放大,不禁让人心惊肉跳。何龙对这一切却习以为常,还不时地将身体探出桥体,检查下面的螺栓。

  用检测锤敲击桥体和螺栓,检查是否有锈蚀松动迹象,是巡检作业的必备项目。桥面和墩台组成的空间高度不足1米,检查时,身材高大的何龙只能侧躺着身子歪着头作业。大桥共有23万多个螺栓,每月,何龙和他的工友们都会逐个敲击检查一遍。

  凌晨3点40分,在“天窗时间”内,大家顺利完成了今晚的任务。北方冬天的深夜,旷野还是漆黑一片。收拾完工具,大家开始准备返回工区。此时,有列车从大桥上飞驰而过,那一声响亮的车鸣,划破黎明前的寂静,好似在对他们致意。

  今年是包南路桥工区成立的第10年,期间,在大家的共同守护下,所管辖桥梁和涵渠没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

  “只要管内这16座桥梁和22座涵渠安安全全的,我们的辛苦就值得!”何龙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我区政务服务跑出便民利企“加速度”
“葱葱”岁月喜事多
母亲河上的守桥人
姐姐送我“小老虎”
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