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幕三天,吉祥物“冰墩墩”彻底火了。商场排队五个小时只为一“墩”,外国记者甚至改名“墩墩”倾情“带货”,让“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曹雪直呼“始料未及”,而“冰墩墩”的爆红也带来启示与思考——如何用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设计如何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新华社记者7日专访了“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
“冰墩墩”何以征服世界?
这几天,在冬奥闭环里,冬奥特许商店门前总是排起长龙,全球各地人士竞相购买冬奥吉祥物等特许商品。而在冬奥闭环外,冬奥特许商店排队的中国顾客也是一眼望不到头。在北京王府井的冬奥会特许商店,为了买到“冰墩墩”,不少顾客在寒风中排队数小时。
与此同时,不少运动员、记者和冬奥会官员的心都被“冰墩墩”俘获,纷纷自愿“带货”。日本记者甚至改名“义墩墩”为“冰墩墩”代言。
“冰墩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雪说,自己的儿子去广州的特许商店购买也失望而归。虽然从一开始就对自己团队的作品很有信心,但他对“冰墩墩”如此爆红感到“始料未及”。
“冰墩墩”为什么能“征服”世界?
曹雪说,“冰墩墩”受到大家的欢迎,不是带着一帮人漫无目的的头脑风暴,而是一定要有理论和策略性的思考。“冰墩墩”穿上冰壳,脸上有冰丝带,大家都觉得很好看,其实形式美感背后有基本规律,其中重要的规律就是“对比统一”。
“硬与软,透明与不透明,黑与白,冰丝带五环颜色的色彩对比,都实现了视觉审美层面的对比统一,但同时又做到了一举两得,做成衍生品也会带来不一样的触觉体验。”曹雪说。
“冰墩墩”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不一样,不是单一材质、单一触觉体验,坚硬的冰壳包裹着一个毛绒的熊猫,用曹雪的话来说——冰壳之下有一分“暖和软”,“人们在寒风中等待就是为了最后手中能捧上一份温暖”。
曹雪希望,“冰墩墩”能够超越冬奥会的时空限制,将艺术生命延伸更远。“今天一大早看朋友圈,好多人开工了发照片,把‘冰墩墩’放在办公桌上,我觉得它已经超越了一个奥运会吉祥物本身(的含义),这也是我们最初的设想,希望它的艺术生命能够延伸。”他说。
好卖才是硬道理
曹雪认为,“冰墩墩”的走俏,无疑是一个产品在商业上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对其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表达也非常重要。曹雪认为,吉祥物设计的起始点是文化性和艺术性,但只有商业上取得成功,才能将这两者表达和体现出来。
“熊猫是文化元素本身,怎么样把它变成让人喜爱的熊猫就是好故事的开始,终极的表现就是商业性。好卖是硬道理,如果这个吉祥物不可爱,我们就会陷入自说自话和自娱自乐。”曹雪说。
其实,“冰墩墩”的热销,也可以看做“国潮”崛起的又一个生动样本。曹雪认为,“国潮”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拼贴,而是要把中国的历史文化融入设计的DNA,才能生长出真正的“国潮”。
“从国画、京剧这些国粹开始,我们看世界和进行表达是不一样的,不能表面化地把中国文化理解成中国元素,曾经有人说是不是要给‘冰墩墩’加上长城、华表这样的元素。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设计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就太单一了。视觉传达是‘传而有达’,你表达了,别人没有接受不叫传达。很多所谓‘国潮’只是把中国传统元素随便贴在产品上,其实做‘国潮’要真正地读懂中国,‘向过去要未来’。”曹雪说。
设计能够“四两拨千斤”
曹雪认为,设计是最为直观的讲故事方式,“冰墩墩”借助奥林匹克的平台讲出了中国故事,其实不管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工业设计,都可以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设计这门通用语言,会让世界更加读懂中国。
近年来,“中国制造”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而设计与科技创新一样,是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冰墩墩”的爆红,也让人看到了“设计力”带来的能量。
曹雪认为,设计是一种人文关怀。因此任何一项设计并非简单的形式美,而是“介质”,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产品都可能成为与人发生某种关联的介质,“比如我们手上拿了一个遥控器,在使用的时候就在跟它沟通和交流,产品本身不是固定的,是动态的、有生命的”。
曹雪曾提出一个引发设计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产业动漫化”——把动漫看做一种表达方式,实现“跨界”的工业设计。
“比如如果我做一个文具品牌,订书机一张一合,像一个动物的嘴,把它做成一个角色,卷纸一抽一拉也可以做成一个角色,圆规有长长的腿也是一个角色,一系列文具产品本身做成角色,讲学习和成长的故事,传播上一下就区别于所有其他品牌,跟商业、产业结合起来,又是一种创造。”他说。
“设计能够‘四两拨千斤’,因为设计的终极内核是哲学,不管东方西方,哲学是相通的,它能够穿透一切。”曹雪说。
(新华社广州2月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