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市:“合”来生产力 “聚”出增收路

  □本报记者  韩雪茹

  初春时节,通辽市扎鲁特旗沃沙部落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肉羊养殖基地生机勃勃。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标准化棚舍内,成群膘肥体壮的羊儿时而悠闲吃着草料,时而卧倒酣睡,十分惬意自在。

  “多年前,我们用传统方法养殖,在山上随便放羊。禁牧后,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引导村民成立了合作社。经过几年发展,舍饲圈养养殖模式让养殖效益逐年提高,如今1只基础母羊的纯利润可达2000元左右。”联合社理事长李喜利说。

  沃沙部落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位于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芒哈吐嘎查,由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药材种植合作社、农牧业机械化服务等5家合作社联合组成。近年来,联合社实行集约化经营,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以种扶养、以品牌和产业促增收”的发展之路。

  日前,一个好消息传来:沃沙部落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成为通辽市唯一入选案例。这也更加坚定了李喜利带领村民抱团发展、合作共赢的底气和信心。

  “自从跟联合社合作养羊之后,我家一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生活幸福得很嘞。”牧民李吉明高兴地说。目前,联合社成员由最初的8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600多人,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搭上了联合社的增收致富“顺风车”。

  养羊是芒哈吐嘎查养殖业的传统产业,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传统放牧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联合社成立后,发展模式实现了从“草场牧羊”到“建舍养羊”的转变。

  “我们在舍饲养殖的基础上改良肉羊品种,推行更加适合舍饲养殖的杂交品种蒙赫赛恩羊。”李喜利介绍说,经过改良繁育的蒙赫赛恩羊比传统放牧肉羊存活率高,打破了传统肉羊品种冬春产羔、1年1胎1羔、每年出栏1次的“固定程序”,实现了1年两胎、每胎产羔2到3只、四季出栏,且肉质达到了世界优质肉羊的水平。

  沃沙部落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的背后,是通辽市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市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牧场总数达到3846家,示范性家庭农牧场总数达到602家。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515家,土地托管面积达到533万亩、流转面积达到414万亩。此外,扎鲁特旗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扎鲁特旗华杰嘎查忠英家庭牧场入选第三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包头
   第08版:乡村振兴
呼伦贝尔市:科技力量“守护”粮食安全
我区加速建立 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雪上过年”成时尚
驻村贵在驻心
敖汉旗水利建设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速读〗
通辽市:“合”来生产力 “聚”出增收路
杭锦后旗:“众筹”见效益 分红惠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