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一般称其为“原始瓷”。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隋唐时代发展成青瓷、白瓷等以单色釉为主的两大瓷系。至宋代,瓷业最为繁荣,产生了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并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中国的制陶技艺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1000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16世纪开始,欧洲人才开始尝试制造瓷器,与此同时,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景德镇,探寻制作瓷器的秘方。在18世纪之前,只有中国可以制造和生产出瓷器。
中国的瓷器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入欧洲,价格比黄金还贵,被喻为“白色黄金”。明清时期,瓷器作为一种商品外销到世界各地,成为第一种全球化的产品。世界认识中国,从瓷器开始……
本期话题“古瓷图典”,让我们跟随这些国宝瓷器珍品,穿越到“那时候”,领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了解民族历史,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编者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程磊磊
雍正粉彩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具有高贵、华丽、艳而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达到粉彩瓷器的顶峰。我国著名瓷器专著《陶雅》中称誉:“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耀眼”。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件人物故事图盘,称得上是雍正时期粉彩瓷的代表作。盘高6厘米,口径37厘米,足径22厘米,制作规整,胎体较轻,胎质细腻,胎壁薄厚均匀。盘以粉彩为饰,盘心主题图案绘《西厢记》“长亭送别”片段。张生和崔莺莺站在柳树下话别,身后一侍女双手端酒壶,身前一童子执鞭牵马,一老者扶车等候,空间衬以山石、花卉、树木。画面明朗大方,人物构图巧妙,服装绮丽,神态逼真。画面通体以绿色为主,红、黄、蓝、紫、黑、金色点缀,色调鲜艳。
雍正粉彩瓷的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风格秀丽清巧,无论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良,讲究细部处理,反映了当时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非凡的创造力。造型上注重线条变化,每件作品都特别富有生气,比例协调、高矮适度,恰到好处,可谓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呈色丰厚多变,色泽亮堂柔丽,彩料浓淡天然,粉质感强,新鲜灿烂,清雅秀美。一件器物用色达20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釉色秀丽温润。纹饰上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没骨法渲染,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画面清雅宜人,注重细部描绘,千姿百态,出神入化。描绘技巧多采用写实手法,纹饰工整、细腻,层次清晰,运笔自然、流畅,其精者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
雍正粉彩瓷在中国瓷器史上能够达到堪称绝美的地步,与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息息相关。从胎体和釉面上看,雍正粉彩瓷的胎体加工细密,质地细腻轻盈,达到“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即使是大件器皿,胎体也是上下匀称一致,不显厚重。器物底足极为光滑滚圆,俗称“泥鳅背”。釉面滋润匀净,平滑莹白,光亮无瑕。
载乐骆驼俑 中国古代陶俑极品
□马小江
收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为盛唐时期三彩釉陶器,高58厘米,长41厘米。195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为国家一级文物。
载乐骆驼俑在陶俑中极为少见,西安地区迄今只发现了2件,分别出土于西安西郊鲜于庭诲墓和中堡村唐墓,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有类似骆驼载乐俑。中堡村唐墓因被盗未发现纪年墓志,以鲜于庭诲墓的唐开元十一年(723年)为参考,中堡村唐墓出土的载乐骆驼俑也应为开元时期作品。
唐三彩是唐代独特的一种低温釉陶工艺,因以绿、黄、蓝三色为主故名,制造时入窑2次,先烧釉,釉以铅为熔剂,高温下呈玻璃状可流淌。唐三彩正是利用这一特点,使不同色釉于高温下交混,制造出绮丽的艺术效果。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张着嘴昂首挺立,背上搭着花边垫子,垫子上搭一平台,用刻花毯子覆盖,上面有七个男乐俑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衣,盘腿朝外坐在平台四周,演奏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萧乐器,中间立着一位体态丰腴的女子,面庞丰润,梳乌蛮髻,身着白底蓝花长裙,右手举到胸前、左臂下垂,做歌舞状。整套唐三彩载乐骆驼俑系分塑合成,骆驼和乐舞俑独立塑成后组装,造型新颖,器形硕大,骆驼健壮,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逼真,陶塑艺术精湛,色彩艳丽,釉色明快,被誉为唐三彩俑中的压卷之作、中国古代陶俑艺术之极品。
在胎体工艺上,唐三彩载乐骆驼俑的胎骨为瓷土胎,胎体装饰上则是采用了先刻花后填彩的手法。在施釉技法上主要采用了“分区施釉法”和“点染融彩法”。前者是指器物上单彩、双彩和三彩的痕迹同时存在,后者则借鉴了国画中的水墨晕染手法,在陶器表面点上釉色达到斑驳淋漓的效果。进一步说,唐三彩载乐骆驼俑在施釉手法上主要采用的是“溜釉法”,即用勺子等容器盛满釉汁从器物周围慢慢溜挂以施釉。在上釉过程中,釉流动性很大,玻璃质感较强,不同颜色的彩釉便会相互掺杂和融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这正是唐三彩的精妙所在。
在造型制作上,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使用了模制法、雕塑法和粘接法。唐三彩的模制法主要受铜器制作的浇铸翻模法影响,模制分为单面模和双面模。该器物的骆驼为左右合模,骆驼载着的乐俑则是前后合模,因此骆驼和人物之间的接合需要运用粘接法。整件器物许多局部经过了工匠的精密加工,运用雕塑法加以深入。
历经千余年沧桑,唐三彩载乐骆驼俑仍焕发着无穷魅力,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音乐、舞蹈、人物,提供了宝贵资料,它既是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发达昌盛的重要物证,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2013年8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元青花梅瓶 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孟丽娜
青花瓷是元代景德镇窑代表瓷器,元青花人物瓷器型体厚重雄浑,瓷胎洁白如玉,釉色青白相映,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在白润的瓷胎上展现中国国画的水墨意境,极具艺术魅力。
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瓷,通常以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蓝色。这种瓷器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的特点,为中华瓷器烧制工艺珍品。
梅瓶是传统名瓷,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因瓶口小得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相传有镇墓辟邪的作用,是墓主地位的象征,非王侯要臣不得用梅瓶随葬。
这只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出土于南京江宁县观音山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墓,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上世纪50年代,沐英墓被盗,这件青花梅瓶就是被盗文物之一。当时,售卖者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抱着这个大瓷瓶兜售,被开古玩店的收藏家陈新民看到,一眼认出这是元代梅瓶,最后花5根金条(也有说10根金条)买了下来。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由景德镇窑烧制,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现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梅瓶高44.1厘米,底部直径13厘米,腹径28.4厘米,口径仅5.5厘米。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白釉纯净,透明度极高,青花系用进口苏泥勃青料,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梅瓶从上到下描绘了6层疏密有致的青花纹饰,所饰的番莲纹、杂宝覆莲纹、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都是为“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主体纹饰服务,整个器物浑然一体,主题鲜明突出。工匠将水墨技法运用到瓷器绘画中,白瓷胎为底,苏泥勃青釉料为墨,凭借勾、皴、点、染笔法,在瓷胎上尽情挥洒。青花意境清冷,表现月光如水夜晚,西汉开国功臣萧何头戴冠冕、扬鞭策马,坐骑撒蹄狂奔,主人须髯飞扬。画面另侧,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的韩信,头束发髻,身着长袍,手握马缰,立于河岸,面对波涛滚滚,思绪万千——纵有将才却无处施展,是去是留?马仿佛知道主人的心意,俯首沉默。河上一叶轻舟,缓缓飘向岸边。艄公船头持桨伫立,这么晚了,哪里来的客官过河?萧何求贤若渴、心急如焚;韩信壮志未酬、心境落寞;艄公不急不慢、悠闲自得,均刻画得细腻传神、惟妙惟肖。空白处,苍松、梅竹、芭蕉、山石,茂密繁复,错落有致。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秀丽、挺拔稳重。梅瓶周身,焕发美器光泽,不愧为元代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元代“青花”存世稀少,价值难以估量。《萧何月下追韩信图》青花梅瓶全世界只有3件,另2件已经流传到国外,而且尺寸比这件小,釉色、纹饰也不及这件精美。
“兰亭会”笔筒
书卷气浓韵味深
□郑学富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清代雍正时期的青花瓷“兰亭会”笔筒,直壁,圈足,口径19.8厘米,底径19.2厘米,高21厘米,制作考究,造型规整。据专家考证,此笔筒用的很可能是浙江产的上等青料,从高超的烧造技术及绘画技巧来看,当为景德镇御窑厂的高手所做。笔筒外壁通景绘《兰亭修褉图》,画面上青山绿水,松柏青翠,花草繁茂,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所绘人物众多,神情各异,或细观青竹,或专心弈棋,或抚鬓聆听琴声,或展书谈古论今;数名童子或担酒抱瓮,或奉酒放觞,或驻足凝神听琴,形态活泼生动。
修禊(xì)是传统民俗,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兰亭修褉图》说的就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共42人会聚山阴兰亭“修禊”。这次兰亭雅集,有11人各成诗2首,15人各成诗一首,16人因做不出诗各罚酒3杯。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篇序文,记录此次盛会。王羲之乘着酒兴,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此文隽妙雅逸,不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更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雍正一朝虽仅13年,但政局平稳,百姓安居乐业。雍正皇帝对瓷器特殊偏爱使此时的景德镇瓷业较前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瓷器品种繁多,釉色齐备,被誉为历代之冠。瓷器纹饰中的人物故事画题材选择不仅广泛,而且描绘细腻,人物比例恰当,更富有书卷气,“兰亭会”笔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了雍正时期笔绘艺术的最高水平,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意蕴和书法文化气息,极具艺术魅力,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是研究《兰亭序》的重要参照资料。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千金难求
□王家年
明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洪武、永乐、宣德时期,品种繁多,质量上乘。永乐、宣德的青花可以说在青花史上是数一数二。瓷器发展到成化年间,便有了后来文物收藏界“成化无大器”的说法,意思是成化的官窑没有大件器物的烧造,只流传下来一些小件精品。斗彩鸡缸杯是成化制瓷中最成功的作品,在明代晚期就备受收藏界重视。
斗彩鸡缸杯仅供皇家御用,量少而精,色彩缤纷鲜明,抚之柔润如玉。目前全球存世的成化鸡缸杯仅十几件,大部分被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等机构收藏。私人收藏、能在市面上流通的仅剩3只,笔者藏友手中这只便在其中,杯高3.5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4.3厘米。
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宪宗的年号,神宗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神宗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意思是说神宗喜欢吃,桌子上有两个小杯,能值十万钱。这两个小杯就是成化斗彩鸡缸杯。
1999年4月,在香港举办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保存品相完好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了2917万元港币的天价;2014年4月,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以2.8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斗彩”瓷器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在景德镇御窑烧制的雪白的瓷器胎体上,用当时特有的釉下淡雅青花作轮廓线,再以艳丽的红、绿、黄、紫等诸色填在釉上,入窑经低温二次烧成,姹紫嫣红、交相辉映。
关于斗彩鸡缸杯的来历,有史书上说,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便萌发了做斗彩鸡缸杯的心思。另有学者分析说,杯上画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二是“鸡”和“吉”谐音。
成化皇帝宪宗在位23年,他登基后不顾大臣反对娶了大他17岁、一直照顾他生活的宫女万贞儿,并封为贵妃。万贵妃喜欢鸡缸杯,成化皇帝就用景德镇御窑烧造的鸡缸杯陪万贵妃喝茶、品酒、把玩。杯上一面绘有雄鸡昂首阔步,前方一棵棕榈树,雄鸡身后是雌鸡带领小鸡啄食,有带子归宗之意;另一面雌鸡带领小鸡啄食,雄鸡引颈回望,搭配牡丹和山石,有花开富贵、和谐美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