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蓄力勃发 升级赋能

我区首个国家农高区尽显“科技范儿”

临河核心区高标准设施农业智能温室大棚。
智能种植。
肉羊繁育。
俯瞰巴彦淖尔农高区。
  □本报记者  及庆玲

  4月28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布。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建设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批复》,同意将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巴彦淖尔农高区”)。全国范围内国家农高区增至9个,巴彦淖尔农高区是我区唯一获批的国家农高区。

  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步步坚实,衔接有序的成果。

  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新时代内蒙古发展确定的行动纲领。自治区正加快实现农牧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巨大转变。

  鼎力支持  登高向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河套灌区要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自治区借鉴杨凌、黄河三角洲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经验,以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规划创建巴彦淖尔农高区,打造现代农牧业创新高地,示范引领自治区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9年,自治区将巴彦淖尔农高区在内的“三区两中心”创建工作,纳入科技部部区会商重要议题,作为“科技兴蒙”行动重要内容,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3月,成立自治区副主席任组长的农高区建设工作推进组,推进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技厅,积极推进创建工作。2020年11月,经科技部同意,自治区政府向国务院报送申建请示。2021年3月,巴彦淖尔农高区通过科技部农村科技司组织的实地考察评估;7月,规划和建设方案通过科技部部务会审议;11月,经六部委同意后上报国务院。2022年4月28日,巴彦淖尔农高区获国务院批复。

  创建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2020年,“科技兴蒙”30条重磅出炉,明确连续5年,每年对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予以5000万元支持。2020-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连续2年,支持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经费1亿元,组织实施34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

  让生态农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自治区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兴蒙”行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支持建设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若干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巴彦淖尔农高区创建,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自治区努力将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全区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打造成为全国健康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科技产业孵化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推动我国生态农牧业提质增效。

  明确目标  扛起重任  

  一路畅通,记者来到坐落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巴彦淖尔农高区,1.4万平方米的农高区大楼、11.5万平方米的农高区总部基地和1.5万平方米的职业农牧民技术培训中心拔地而起。

  “巴彦淖尔农高区以巴彦淖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升级建设。”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科科长逯军介绍说:“巴彦淖尔农高区区域空间布局立足巴彦淖尔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面向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现代化与产城村镇融合发展需要,合理进行创新资源与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科学规划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创业、生产示范与生态、生活功能区,构建‘一核引领、多园联动、农牧融合、多区发展’的空间格局。”

  国务院批复文件明确,巴彦淖尔农高区围绕“河套灌区生态农牧业”发展主题,依托硬质小麦、肉羊等优势产业,按照“两年成型、五年成势”的发展目标,推动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成为全国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高度重视、高位推进。自治区强化巴彦淖尔农高区推进组工作机制,成立农高区工作专班,压实属地责任,细化农高区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时间表、路线图。修改完善《2022年度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科技支撑方案》,开展优势领域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强化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同时,全区上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

  需求为引、项目为先,夯实发展基底。聚焦硬质小麦、肉羊等主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开展协同攻关。开展耕地地力提升“揭榜挂帅”行动,解决盐碱地改良治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建设硬质小麦、肉羊、向日葵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兆丰小麦深加工、向日葵产业集群、大北农饲料等重点项目落地建成投产。启动运营内蒙古羊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枢纽基地。建成中国农业大学河套灌区研究院;建设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产业园;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循环农牧业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天赋河套”公用品牌。

  一个个务实举措,一项项高新项目……加快了打造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的步伐。

  敞开怀抱  开放合作

  目前,巴彦淖尔农高区拥有自治区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载体38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科研站14个,科技小院17家。

  如何让农高区这个绿色智慧农业的“百花园”释放更多活力?农高区正敞开怀抱,为八方来客端出多元需求和选择。

  开放筑基,破浪前行。这里正把开放的大门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新方式和更深层次不断拓展。借助“科技兴蒙”的东风,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上海交大、中国农大、江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强化河套学院、市农科所等本土优势科技力量,为农高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杨凌管委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协议;与中国农大合作共建河套灌区研究院,与江南大学合作共建江南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整合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成或开工建设了中美金伯利农庄、中以科技示范园等园区和基地;建成8500平方米的CNAS国家级标准化实验室,制定修订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范183项。

  积极对接全国重点省市国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上市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以及河南等重点地区企业,优先安排入驻农高区,扩大核心区产值增量。

  依托“天赋河套”总部建设,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农高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引领形成以各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肉羊、小麦、向日葵、生物育种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021年,农高区产值达到125.5亿元。

  借助“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建,积极为企业和国内顶级专家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全力打造农高区高端科学家、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实用人才、服务型科技特派员、新型职业农民“五支人才队伍”。

  前瞻未来,初见端倪:到2024年,农高区总产值达到184.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农牧业科技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一幅生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展开。

  (本文配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科技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鄂尔多斯
我区首个国家农高区尽显“科技范儿”
破解示范区发展难题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硅谷”
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