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峰:绿色经济开启百姓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王塔娜

  森林面积由600万亩扩大到454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5%提高到35.78%。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166万亩。

  这是赤峰市为打造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交出的沉甸甸的答卷。

  近年来,赤峰市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防沙治沙成效显著

  从翁牛特旗乌丹镇出发,一路向东,连绵不绝的沙地林果、沙地马铃薯、沙地水稻、沙地中药材陆续映入眼帘,广阔的田野、绿色的森林、芬芳的花朵,让茫茫大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翁牛特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西缘,沙化土地面积达727.4万亩,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0.8%,是赤峰境内沙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沙化最重、治理最难的地区。

  为防沙治沙,翁牛特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植树种草、打通穿沙公路、引水入沙,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先后治理沙地578万亩,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如今,翁牛特旗1.2万平方公里的大地绿洲片片,处处绿意盎然。

  防沙治沙是赤峰市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赤峰市围绕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草原生态系统修复、荒漠化防治、治沙防沙、退化林分改造修复工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等一系列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曾经的黄沙滚滚、荒山秃岭变成如今的绿洲片片、千峰叠翠,敖汉旗荣获“全球500佳”环境奖。阿鲁科尔沁旗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建设推广面积已达100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苜蓿草生产基地。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从昔日光秃秃的荒山变成瓜果飘香的花果山,从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实现了华丽蜕变。

  由于过度伐木、过度放牧,七合堂村荒山遍地,经常遭受洪灾,老百姓无钱可花,靠借贷过活。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村里决定恢复生态,发展绿色农牧业,大力发展野果业,打造“内蒙古野果”基地。目前,该村的内蒙古野果果汁、果酱、果丹皮、果脯等深加工衍生产品走俏全国各地,仅水果一项人均增收1.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小康村。

  “兴林富民”是赤峰市一直坚持的目标。赤峰市发展水果、木材、林下经济、森林沙漠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群众从生态建设、保护和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以特色产业为驱动,打造了山葡萄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两大支柱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路子。宁城县果树经济林总面积达21.3万亩,年产水果13.5万吨,年创产值6.8亿元,成功培育出了闻名遐迩的宁城富硒苹果,让林果产业成了百姓致富的“摇钱树”。

  生态旅游焕发生机

  “过去这里终日尘土飞扬,一年四季不见人影。现在这个地方建成了公园,不仅空气好,要山有山、要景有景,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在乌兰哈达公园娱乐游玩的市民齐志兴说道。

  近年来,红山区实施“两山两园”及城市景观提升工程,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3600亩。如今,该区处处充盈着绿色元素,“两山两园”的绿色及城区景观提升已经成为一张亮丽名片。

  被称为“国家森林城市”的赤峰市拥有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格斯台罕乌拉、赛罕乌拉、白音敖包、黑里河、大黑山、乌兰坝、阿鲁科尔沁、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一处都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

  绿水青山间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喀喇沁旗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旺业甸亚太森林小镇,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宁城县道须沟风景区,翁牛特旗玉龙沙湖景区……旅游业的旺盛发展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今年一季度,赤峰市接待游客190.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25.59亿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赤峰正在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不懈奋斗,助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锡林郭勒
呼和浩特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 高质量发展和林格尔县现场会召开
香港回归25周年港澳委员诉心声
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举办
感受科技魅力
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
赤峰:绿色经济开启百姓美好生活
提效能 抓落实 促发展
我区开展民用爆炸物品突出案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巴彦淖尔市1476名考生顺利参加公务员考试
固阳县“明白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