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人都知道,到了6月15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春季防火工作就全线告捷了。但随之干雷暴、雷雨天又给夏季防火带来新的更大挑战。为确保夏季森林生态安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又全面开启了夏防。
“213!213!(指挥部)小土胡芦山现在风力 7级,目前一切正常。”7月8日,12时10分,山顶7级大风骤然而至,内蒙古大兴安岭密林深处小土胡芦山瞭望塔的铁架和钢丝缆绳被吹得“嘎吱吱”作响。20米高的瞭望塔晃动着颤抖着,塔顶上的瞭望员于绍安不得不紧紧抓住栏杆,指挥部电台里“加强瞭望!”的回声在“呜呜”的风声中含糊不清。多年的经验告诉于绍安:风越大,越是防火最关键的时刻。
据悉,距离内蒙古大兴安岭吉文林业局局址130多公里的红花尔基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一类防火重点区域。小土葫芦山瞭望塔就坐落在海拔668.2米鲜为人知的莽莽群山之上。独特的外貌和奇异的岩石见证了这里曾经历过火山喷发。这座山是红花尔基生态功能区内最高山峰,在塔上可以瞭望到毗邻阿里河、毕拉河、大杨树3个林业局交界施业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驻守这座塔已经15载,今年56岁的瞭望员于绍安,向记者介绍起这几年的新变化。
5年前,记者跟随于绍安来到这个瞭望塔体验防火瞭望员驻守一天的工作:啃面包、火腿肠,吃榨菜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当年那个2米长、1米6宽用彩钢瓦临时搭建起来遮风挡雨的铁皮房依旧在,如今已经用来当仓房储物了。
5年前,于绍安在塔上最幸福的事儿就是拿着一部手机满山四处找信号,只为给家里打个电话。
如今新建了近30平方米的大砖房。太阳能板、冰箱、wifi、液化气炉……跟前几年相比,于绍安感到特别满足。于绍安告诉记者,现在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以前瞭望塔上没电、没网、没路,电话不通,在山里一待就是半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现在,山上有了4G网络,塔路修到了山顶,开车就能到“家”门口。工作之余可以通过手机看“山外”,可以和孩子视频聊天。
90级台阶、20米高的瞭望塔,时隔5年,于绍安上塔来依然健步如飞,没一会儿的工夫就落下记者一大截。当年那件军绿色大衣仍然挂在塔顶的瞭望室内。于绍安说,以前在塔顶瞭望就靠这件军大衣遮风挡雨了。现如今塔顶也有了房子,通了电,这件军大衣很少能派到用场了。
前些年,于绍安的妻子张建霞一直忙于照顾女儿,去年孩子上班了,她就申请来到塔上跟老于一起做起了瞭望员。知道我们要来采访,提前一天在山里采了山野菜,准备中午给我们包饺子吃。
张建霞说:“山上条件苦,防火期忙起来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现在女儿不需要照顾了,我就赶紧来照顾老于了,人到哪儿,家就在哪儿。”为尽快掌握业务知识,张建霞利用工作空余时间不断学习。于绍安也把自己这15年来的瞭望经验倾囊传授。
两年时间里,如何区分哪些是生产用火,哪些是森林火灾,张建霞心中已经有自己的一套秘诀,“烟少且成白色,就不用着急,这一般是周边村屯的生产生活用火。若是烟浓而黑,那是树木燃烧所致,很可能是林火,必须马上报告指挥部。”
一蓑烟雨,不问春秋,老于在这个瞭望塔已经15个年头了。从青春勃发到霜染青丝,这里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着,然而不变的是大兴安岭深山里瞭望员的坚守。老于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这片广袤而充满无限生机的大森林。
于绍安说,再有几年就要退休了,最感欣慰的就是看着周围的小树一年年长大、周围的绿色一天天变浓,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造访。不管今后时代怎么变,这里的环境怎么变,我们务林人守护生态家园的使命担当不会变,为绿水青山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