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湖山峰峦起伏,桐木江秀水长流。
位于铅山县永平镇北门外的大义桥,是一座九孔古桥,雄浑古朴。短短193米的长度,刻录着唐朝以来的漫长岁月。
在古桥上漫步,远处的鹅湖山和桥下的桐木江相映生辉,山水之美让人心旷神怡。“当年,商人们把茶叶从福建运抵河口,这里是必经之路。”《铅山万里茶道文化遗产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当地文史研究专家钟文良告诉记者,这是万里茶道遗址申报点之一,不仅有始建于唐朝的古桥,还有明代的古城墙。
沿着这座桥北上,便到了“万里茶道第一镇”——铅山县河口镇。信江和铅山河在此交汇,突出的水上交通优势让河口迅速变得繁华,至清乾隆时,这里已成为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地百货集散地。
来到河口古街,位于二堡街口的百年老药号“金利合”药店,古典雅致、雕刻精美,仔细端详这留存完整的气派门面,人们便可想象古街数百年前的无上荣光。1500余米的小巷曲折幽长,分布有纸、茶、布、药、酒、邮局、会馆及手工作坊450余家。青石板路为长条青石和麻石共同铺成,中间横铺、两侧纵墁,当年商家独轮手推车留下的一道道车辙印,深浅不一,如今仍清晰可见。
“店铺的门槛一分为三,左右两边均为石料,中间则为可以灵活拆卸的木料所制,方便商家进出货;因靠近码头,商铺的一楼外立面,1.5米以下均为石头砌成,作防洪之用;阁楼上,仅用4根罗马柱作为支撑,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一览无余……”通过当地文史爱好者毛诚介绍的一些细节,记者于细微处领略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魅力。
为方便沟通,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们先后建起建昌会馆、吉安会馆等十几家场馆,用于“奉神明、立商约、联乡谊、助游燕”。如今,时光逝去,这些场馆的传承保护成了一大课题。在建昌会馆,铅山县博物馆馆长罗红华指着大厅内的一根石柱子告诉记者:“受岁月侵蚀,这根柱子当时只剩下半边。2018年,我们聘请专家使用较为先进的碳纤维技术对此进行了修复加固,且做到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样。”
除了古桥、古街和会馆,还有诸多码头,亦是历史的见证。信江岸边有大码头10处,货物日吞吐量曾达数10万斤。乾隆八年《铅山县志》记载:“(河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斯镇胜事,实铅山巨观。”彼时,铅山已有“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之美誉。
为更好地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2010年,铅山县聘请同济大学国家名城保护中心编制了《江西省铅山县河口历史名镇保护规划》,对古镇的长远发展作出系列规划。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古镇,近年来,铅山县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建昌会馆、吉生祥药号等文保单位的维修保护力度,全力修复万里茶道部分申遗点有代表性的文物,不断激活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让闪光于信江畔“八省通衢”的这颗明珠,重焕“万里茶道第一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