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乌珠穆沁旗: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草原上的小镇干净又整洁。
▲“多彩草原、魅力西乌”马文化摄影活动。
▲现代化新牧区轮廓已显。
白音华至赛音温都日铁路、华润五间房铁路专用线通车运营。
  西乌珠穆沁旗面积2.25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02万平方公里,辖2个苏木、5个镇,常住人口9.92万人,是全国卫生县城、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自治区文明旗县城、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旗,2017年至2021年,连续5年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乌珠穆沁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服从服务于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坚定转型 稳中求进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115亿元,年均增长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87.2亿元,保持逐年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02.3亿元,年均增长5.3%。

  2021年,西乌珠穆沁旗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35.59亿元,较2012年增加15.8亿元。积极发展牧区合作社、现代化家庭牧场、公司+订单牧户等经营模式,牧民增收能力不断加强。“减羊增牛”取得显著成效,牧业年度肉牛存栏32万头,乌珠穆沁羊标准化畜群达到2700群。建立白马繁育基地,成功注册“乌珠穆沁白马”品牌和系列知识产权,培育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

  2021年,西乌珠穆沁旗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201.7亿元,较2012年增加136.7亿元。着力稳投资抓项目,累计实施工业重点项目125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4个,产值超亿元企业14个。建设国道、省道公路494.3公里,境内铁路通车运营里程达541公里,锡乌铁路全线贯通,白音华至赛音温都日铁路、华润五间房铁路专用线通车运营,国道306线大水菠萝至巴拉嘎尔高勒段建成通车。完善“煤—电—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条,加快“煤-电-冶-加”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挖煤卖煤的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逐步改变。京能五间房电厂实现“五个全球首次”重大设备和系统集成成果运用,率先应用世界首台660MW等级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完成煤矿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电力多边交易工作。火电装机发展到414万千瓦,煤炭年均产量稳定在5000万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机制,突出“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原则,加强碳达峰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在能源、冶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改造,推动绿色产业、绿色运输、绿色企业、绿色园区发展,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白音华高精铝板带及自备电厂即将投产运营,银泰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玉龙矿业)2020年、2021年连续入围“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编制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深度融入锡林郭勒千里草原风景大道,持续打造99公里草原游牧文化景观带、中国白马之乡、多彩西乌珠穆沁等旅游品牌,维力斯公司国家级旅游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验收,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增长。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以巴拉嘎尔高勒镇和巴彦花镇为中心和节点的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形成。成功入选自治区级电子商务示范旗县。

  修复生态  精准治污

  生态环境迎来新改观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任务如期完成,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

  与此同时,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草原“三牧”制度,扎实推进乌珠穆沁沙地治理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4.36万公顷,哈布其盖国家沙漠公园规划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复;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等政策,规范天然打草场保护管理,植被盖度达到6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3%,牧草高度、地上生物量每亩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90公斤以上。

  西乌珠穆沁旗还加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将68%的旗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推进落实数字化监管,加快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优化调整,有序开展禁牧、封育、违建设施拆除等工作,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实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重点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历史遗留废弃土坑、采坑、取料点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旗域内13条河流、6个湖泊纳入全盟河湖岸线利用管理保护规划,“基层党建+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模式在全国推广。

  保障民生  加强治理

  社会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

  西乌珠穆沁旗始终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的理念,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8%以上,2021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760元和33398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121%和132%,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大幅提高。

  西乌珠穆沁旗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348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2%以内。发放援企稳岗补贴1216万元,为24270名(次)下岗失业职工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3亿元。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成功创建自治区创业型旗县,旗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投入使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437户1.8亿元。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社会保险覆盖率逐步提高,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低保城乡统筹工作全面完成。积极发展老年事业,新建居家养老服务站5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百思乐”牧区养老园区、“阿吉泰”养生园投入使用。实施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行动计划,狠抓教学常规管理,高标准新建幼儿园5所、教学楼和宿舍楼3座、风雨操场4处,完成5所公办幼儿园消防改造,被列入全盟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旗(县)”。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实施住院费用总额预付、“先诊疗后付费”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新建旗医院、蒙医医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并通过等级医院评审,新建标准化苏木镇卫生院、嘎查卫生室40所,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改善。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老旧小区改造、供水供热管网改造、园林绿化、城镇街道景观和人行道提升改造等工程,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高质量中心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8%,被自治区命名为“生态宜居县城示范旗县”。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开通客运铁路1条、城际公交1条、中心镇公交2条,结束了不通客运火车、公交的历史。新建、改造电力线路3994公里,新建、扩建输变电工程共12处,安装风光互补升级设备7187套,牧区新打水源井2311眼,完成巴拉嘎尔河防洪和大吉林河水库、高勒罕水库供水工程,解决了牧民群众通网电和饮水安全问题,各族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扛责尽职  承诺践诺

  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要求,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兜底等扶贫举措,367户107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稳定增收,贫困人口纯收入增长到24133元,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同时,积极采取健康扶持、启动防贫保、小额贴息贷款、危房改造等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工作底线。

  在此基础上,西乌珠穆沁旗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累计新建改建牧区公路1800余公里,建成饮水安全工程2935处,全旗93个嘎查实现宽带全覆盖、77个5G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扎实开展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新建苏木镇垃圾转运站5座,以2个盟级示范嘎查为重点在全旗各嘎查推行“牧户分类、嘎查收集、苏木镇转运、旗统一处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开展牧区户厕改造及“回头看”工作,改造牧户卫生厕所2432户,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8%。

  积极探索  主动破题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经济体制、社会治理和司法体制、文化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同步推进、纵深发展,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重要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牧区改革持续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草原确权承包工作基本完成,牧区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新型经济组织建设逐步规范。牧区养老服务、公立医院改革、教师交流等试点改革工作成效显著,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体系,规范提升“双服务”工作水平,协调解决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在全盟范围内率先实现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

  西乌珠穆沁旗还深入推进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审核清理。组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建设工程交易和政府采购等机构职能全部纳入。“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率达到95%,实际网办率达到54.2%,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91.5%。圆满完成旗党政机构、苏木镇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释放了发展活力和动力。

  以文化人  丰富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各类内容丰富、紧贴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体赛事,广泛开展全民阅读、送文化下乡、文艺汇演等活动,促进了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西乌珠穆沁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融入每一个角落,群众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吉日嘎拉烈士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区优秀共产党员,宝日格斯台烈士陵园被确定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积极开展“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综合服务活动,旗乌兰牧骑荣获第九届全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团体金奖,被评为自治区“十佳乌兰牧骑”。纪录片《绿色宝藏——乌珠穆沁草原植物》荣获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牢记使命  从严治党

  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西乌珠穆沁旗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提升培训,强化“新时代讲习团”和“草原学习轻骑兵”队伍建设,如期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旗融媒体中心被评为全区一类融媒体中心,并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西乌珠穆沁旗还坚持大抓基层导向,认真实施“北疆先锋”工程,深入推进“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将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西乌珠穆沁旗始终坚持引才育才并重,实施“人才强旗”工程,引进教育、卫生等领域各类人才80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憧憬发展的美好未来,西乌珠穆沁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实施“生态立旗、产业强旗、科技兴旗、开放活旗”思路,着力打造“自治区牧区现代化发展引领旗”“自治区草原全域旅游示范旗”“草原绿色高端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自治区煤电冶加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基地”“国家清洁能源输出电源基地”“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战略通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党建引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巴依斯古楞 图片由西乌珠穆沁旗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锡林郭勒
   第08版:青春号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