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拉特前旗

让 “烫手山芋”变成 “香饽饽”

  □本报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章琴

  这几天,在内蒙古积葭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水生植物资源化综合处理项目——芦苇刨花板生产项目施工现场,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厂房、生产车间、办公楼同步建设,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施工,争取早日具备生产条件。

  公司项目负责人李迪介绍,目前,项目土建工程和厂房架设完成80%,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全部基建和设备基础工程并开始安装设备,10月底锅炉点火、烘炉,年底进行试生产。

  芦苇刨花板生产项目总投资1.7亿元,是巴彦淖尔市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之一,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城北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内,项目用地1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可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年可消耗乌梁素海芦苇15万吨,生产出15万立方米的环保无醛芦苇刨花板,年销售额可达3.3亿元。

  乌梁素海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年产10多万吨芦苇,曾催生和支撑了当地两家大型造纸企业,芦苇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后来,企业因工艺落后、环境污染等问题,无法满足环保的新要求被关停,芦苇的处理便成了当地一道棘手的难题。芦苇属水生植物,一年一批,生长起来的芦苇如果不割,烂在水里会造成污染。为了保护乌梁素海的水环境,芦苇年年割、年年堆积,价钱跌了几倍。再加上向外地运输成本高,利润微乎其微。乌梁素海芦苇的前世,可以说走了一条不可持续发展的死路。

  近年来,为了改善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乌拉特前旗不断进行探索和招商,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环保企业,为乌梁素海芦苇寻找适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这一项目的落地,为乌梁素海的芦苇找到了新出路,不仅可以实现乌梁素海芦苇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同时也可节约树木,保护林业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将进一步推动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丰收”,让昔日的“烫手山芋”变成如今的“香饽饽”。

  “用芦苇代替木材做原材料,我们一年生产15万立方米的芦苇刨花板就相当于每年少砍伐15万立方米的木材,而且生产出的板和木材板质量不相上下,某些方面还优于木材板。同时,我们的项目大概用工作人员150名,能为周边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将对周边经济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李迪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锡林郭勒
   第07版:云上103
【云集】
让 “烫手山芋”变成 “香饽饽”
文旅康养正成为“诗和远方”
【云听】
在牧民家看现代化
这个“中心”化解矛盾“一站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