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鄂尔多斯婚礼文化园。
响沙湾旅游景区。
优化服务,方便群众。
康巴什区旅游市场人气旺。
动车开通。
鄂尔多斯草原。
  □王玉琢 常娜

  药品降价了,看病更省心;老旧小区改造了,居住更舒心;漫步城市,于不经意间便遇见方寸之美……“民生”二字,宏大而抽象,在鄂尔多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民生故事,让百姓于细微处触摸它的真实“纹理”和人本“质地”。

  站在时间的节点驻足回望——十年来,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改善民生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最期盼、最迫切的突出民生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生活的美好。

  见闻一:

  点滴“小确幸” 汇聚民生“大幸福”

  小事连着民心、大事连着民生。鄂尔多斯市坚持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拿出更多有温度、有实效的举措,让一件件看似平凡的“暖心小事”,绘制出民生“大幸福”。

  ——0.36平方米里看民生。窨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群众“脚底下的安全”。今年,在核心区,居民们每天踩在脚下的窨井盖,进行了一场“地下”变革。相关部门给井盖安装了防坠网,其主材料为聚乙烯,可承重200公斤,配套6个挂钩固定于距离井盖下方的20厘米处,能够有效防止行人掉入井中;同时,做好精细化管理,定期检查螺栓、防坠网、窨井盖等,发现问题随时补装或修复。此外,鄂尔多斯市城市公共区域内设置的所有窨井盖,经过整治后都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即统一规范的窨井盖标识,内容包括编号、类别、产品型号、生产日期、管理单位等相关信息,建立起“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让窨井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在“小而美”中传递“微幸福”。满眼青绿,花枝摇曳。漫步城市,于不经意间就会遇见方寸之美。如今,全市各旗区都建起了小巧多样、舒适宜游的“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绵延的健身步道将绿地、水系等串珠成链,让城市更健康、更宜居,让市民在“小而美”中体会“微幸福”。

  ——短短一刻钟直达“幸福生活圈”。今年8月份,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名单公布,鄂尔多斯市位列其中。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贴近民生、改善民生为根本,大力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内便利化购物、餐饮、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等功能多元齐全,在家门口遛个弯儿就能解决吃喝玩乐购,这已经成为日常“标配”。便民生活圈不仅有“烟火气”还要“接地气”,相关部门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不仅关照到居民整体的“大需求”,还照顾到很多“微心愿”,让市民真正省事省力省心。

  见闻二:

  打通“堵痛难” 群众健康“有医靠”

  医保报销了大部分手术费用,看病再也不用愁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再也不用东奔西跑、垫付费用,大大减轻群众负担;开设帮办代办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医保服务,更加舒心……一张张“健康成绩单”,让老百姓看病有了“医”靠。

  ——大病医保,让老百姓“有病不再扛”。“医保惠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脚踏实地的民生政策。2022年,鄂尔多斯市将全市农村特困4400人,农村低保21786人,以及纳入相关部门监测的其他农村低收入人口1367人和脱贫人口9581人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本着“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大病保险略有倾斜,医疗救助托底保障”的原则,不断完善三重制度保障,全市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本医保支付比例达到75%,大病保险执行呼包鄂乌统一政策和困难群众倾斜政策,经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后,农村低收入人口住院平均实际报销比例77.7%。

  ——直接结算,让老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东胜区参保居民马德华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年需住院好几次。原来他在北京住院治疗,在缴纳全部现金出院后,带着发票回到东胜区报销,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只要在鄂尔多斯市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在外省、市住院的医疗费用就可以直接在医院报销,只需支付自己承担的部分,大大减轻经济负担,还节省时间和精力。”马德华对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行的直报业务连连称赞。目前,全市开通跨省异地定点医疗机构99家,跨省异地门诊医疗机构13家,已开通跨省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

  ——优化服务,让老百姓幸福感成色更足。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畅通便民通道,为办事群众提供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容缺受理、免费邮寄服务,开设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优先服务。同时,开通网厅、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微信支付宝小程序、蒙速办等多个通道,为参保人提供慢性病备案、异地就医备案、零星手工报销材料补齐、人员参保及账户信息查询等业务的帮办代办服务,助推医保经办服务下沉,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2021年以来,累计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300余次,受到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

  见闻三:

  小区“微改造” “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康巴什区达尔罕社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社区人口总数的16.4%,老年人占比较高,且以易地搬迁农民为主,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社区贴近老年视角,积极开展适老化改造,让社区老人“养老”变“享老”。

  ——适老化改造走“心”,夯实“享老”幸福力量。为辖区70岁以上老人家中地面做了防滑处理、卫生间安装扶手、蹲厕改坐便器、配备凳拐、安装感应灯;为失能长期卧床的6位老人“量身定制”适老化改造方案,配置防褥疮床垫、无障碍床边餐桌、洗澡椅等辅助器具,配备紧急呼叫、烟感器、燃气报警等智能设备,远程保障老人居家安全。

  ——补短板解难题走“新”,汇聚“享老”幸福能量。社区打造占地7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专业的配餐服务,60岁以上的老人凭卡消费可享受八折优惠,家门口的“暖心饭”让老人老有所“依”;社区建成4处小区党群服务站、一处综合服务中心,在中心里,舞蹈室、教室、医务室、心理健康聊天室等一应俱全,还开办了制作奶食品、刺绣、书法、剪纸、声乐等十多个培训班,文化生活“有花样”实现老有所“怡”。

  ——老有所学走“馨”,提升“享老”幸福质量。为解决市级老年大学“一座难求”、老人们跑远路求学的困境,社区与市、区级老年大学合作,在社区开设银发学院,教师来自全市各个老年大学,让老年人上上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现有学员超过500人。比如,智能手机培训学科自开设以来,教授老人学习扫码付款、网上挂号等,报名人数几乎期期爆满。尝到“触网”的甜头后,到菜场买菜、去超市购物,社区90%以上的老人加入了“无现金一族”。

  全景链接:

  教育发展更加普惠。十年来,鄂尔多斯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建设国家西部教育强市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较2012年增加2所;普通中学82所,较2012年增加18所,其中普通高中23所、普通初中59所;普通小学146所,较2012年增加24所;学前教育339所,较2012年增加83所;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共有在校生38.9万人,较2012年增加10.1万人。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力争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医疗水平有效提升。十年来,全市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21年底,卫生机构数达1773个,较2012年增加39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468张,较2012年增加3799张;卫生技术人员17550人,较2012年增加3876人。居民健康素养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有了明显改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十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9572元增长到53676元,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0798元增长到23583元,实现了翻番。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38平方米增加到41.7平方米,农牧民人均住房面积从40平方米增加到53.6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从62辆增加到101辆,每百户农牧民拥有家用汽车从25辆增加到60辆。群众收入高了、日子有奔头了,居住越来越舒适、出行越来越便捷。

  (本版图片由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4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第0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热议
   第06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反响
   第07版:鄂尔多斯
   第08版:通辽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11版:科技
   第12版:视界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