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政协鄂尔多斯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是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的一位文艺老兵,曾经是一名乌兰牧骑队员。我在乌兰牧骑工作了整整18年,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也是最快乐的18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工作的需要调入现在的工作岗位。
大家都知道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嫩芽”,后来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虽然是扎根在基层的一支文艺队伍,但它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1月21日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中所说的那样,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曾经有人问我:“乌兰牧骑工作条件那么艰苦,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职业?”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1995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到牧区去演出,那个时候演出结束,演员们就被分配到牧民家里去吃住。我和三个同事被分到了一位牧民老大哥家,这家蒙古族大哥大嫂特别热情,给我们又是熬奶茶又是做饭,当然,我们也没闲着,帮他们挑水、饮羊、喂牛、扫院子,反正什么活儿都干,一下午的时间,我们之间相处得就跟亲人似的。吃晚饭时,这位老大哥把他家橱柜里仅剩的半瓶酒拿出来招待我们,酒虽然不多,但我们大家唱啊跳啊……气氛非常热闹,说实话,当时那半瓶酒可比现在的两瓶茅台都珍贵啊!这也是我们乌兰牧骑队员与农牧民朋友鱼水情深的缩影之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追求自己的艺术事业。我也28年如一日,始终在这条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着。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饱尝了学艺带来的酸甜苦辣。虽然至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懂得先辈们所说艺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
乌兰牧骑还有一个特别鲜明的工作特点,那就是一专多能,那么究竟什么是一专多能呢?书面解释一专多能就是指学校培养的学生或在职人员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适应社会的多方面工作的能力。为此,我先后从事过舞蹈、器乐、播音主持、曲艺创作表演、作词、作曲、演唱、影视表演等诸多专业。可以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艰辛。就拿吹笛子来说吧,我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学的这个专业。那个时候学校里没有单独的琴房,我就拿着笛子跑到公园的小树林去练。冬天手指头冻得红肿,回到教室奇痒难耐,老师教了一种土方子,拿糜草水泡洗,能缓解一点儿;夏天蚊子特别多,手指手背上全是被蚊子叮的大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更给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确立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如今的乌兰牧骑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发扬老一辈乌兰牧骑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开展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各类主题、宣传、演出、交流、赛事活动,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白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