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内蒙古粮食已全部收获完毕,丰收已成定局。在保障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内蒙古究竟做了怎样的努力?保障粮食丰收的“利器”是什么?让我们“解锁”内蒙古粮食丰收背后的农技密码。
主动作为,用最有力措施抓实粮食生产
秋收刚结束,包头市九原区源盛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军就带着村民们为明年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忙活起来了。
“今年,我们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式种了3000多亩地,实现了玉米不减产,还多收一茬大豆。”金军激动地说。
今年,合作社主要是采用4+4带型的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有效改装机具、合理选配品种、全面优化带型模式、科学密植管理等方式,合作社的复合种植获得了高产。
秋收之际,农业农村部组织有关专家对该合作社的24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地块进行了现场实收测产。结果显示,玉米平均亩产802.44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28.8公斤,被遴选为高产典型,代表我区参加全国大豆高产竞赛。
来之不易的丰收背后,是把“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层层压实责任,将稳面积、提单产、提产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做好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的大文章。全区各级农牧部门主动作为,紧紧围绕“藏粮于技”战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广度和深度,为内蒙古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我区利用优质高效增粮和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在全区12个盟市的65个旗县开展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主要作物高产示范,共建设130个万亩示范片、690个千亩示范方和240个百亩示范田。组织开展了观摩周活动,组织培训达到424场次,2.7万人次参与观摩培训。现场观摩感受、现场答疑解惑的方式让农民学有榜样、干有遵循。
同时,产业链建设也在发力。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自治区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组建了19个自治区种植业全产业链专家组,积极参与产业链建设。我区成功申请建立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进了两个马铃薯国际合作项目。还组建了黄河流域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专家组、扩种大豆油料专家指导组和供种保障、机具装备保障工作专班,对重点工作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服务。目前,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在内蒙古已初具规模。
科技支撑,用最适合的技术种出更多的粮
繁忙的收获季已经结束,但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红星村的种植大户朱向永还忙碌在自家的田间地头。
■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今年我种了1343亩玉米,采用的是玉米密植滴灌高产技术,种植密度达到了近6000株,平均亩产达到了1133.52公斤。比去年每亩增产300多斤,而且省水、省肥、省药。仅种玉米这一项,我家就有纯收入90多万元。”朱向永乐呵呵地说。
今年秋收之际,通辽市农牧局邀请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对全市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进行测产。结果显示,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前西艾力村1.35万亩玉米,平均单产达到1087.93公斤;开鲁县开鲁镇飞机场村千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到1227.58公斤,分别创造了东北春玉米区万亩、千亩单产纪录。
朱向永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一直摸索着高产的“窍门”,但让他真正受益的还是农业科技。朱向永的地块也成功实现了千亩“吨粮田”的高产目标,成了当地的高产典型。这次单产带来的“惊喜”,更增加了他种粮的信心。
今年,通辽市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优质高效增粮等项目的支持下,大力推进节水增粮,积极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通过选用耐密抗倒品种,大小垄种植、精细整地、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强化田间管理,实现了玉米的优质高产。
今年,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强化对重点项目技术支撑。对全区优质高效增粮千亩示范片、绿色高质高效粮油菜示范旗县、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进行了跟踪指导和技术服务。还组织实施了10个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和一批农业科技创新储备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基地578个,示范面积达270万亩。通过技术集成,旱地大豆、水稻、北方春油菜均创了高产新纪录,打造了多个玉米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的高产高效典型,遴选出2个净作大豆和3个不同类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田块参加全国高产竞赛。
与此同时,在加强专家指导上下功夫。年初分作物确立了自治区专家指导团队,分作物设立推广和科研双首席工作制,联合地方技术专家组遴选高产技术、审定实施方案、全程包片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实际问题。还加强集成创新,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探索粮食生产高质高效技术,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今年,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遴选推广了36项重点种植业技术,制作各类科普视频80多个,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农牧民培训,35万人次的种植户得到了农业技术培训,大大提升了农牧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特别是对大豆套种玉米和扩种油菜任务旗县进行了全覆盖技术培训,为全面完成国家扩种大豆油料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得到国家专家组的认可。
绿色发展,用新技术实现生态与丰收双赢
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村科技小院综合试验示范园区,记者看到了示范区内围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四控技术的应用。
园区由五原县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郝存林介绍,示范基地内围绕四控技术开展了中化水溶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侧深施技术、玉米统防统治、新型玉米田除草剂替代技术、膜下滴灌、厚地膜、降解膜、地膜回收技术。实现亩均化肥用量减少37.4%、农药用量减少25%,灌溉水使用量减少30%,地膜回收率达到81%,玉米亩增产150斤,增收150元以上的目标。
“我们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部门的40名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重点开展沿黄灌区典型盐碱区域特色优质作物控肥减排和绿色生态高效技术研究、移动式黄河水澄清滴灌设备应用技术、5G+智慧引黄滴灌技术等11项技术,对黄河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了积极探索。”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傅晓杰说。
目前,我区已建成277个病虫鼠害监测点,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更换标准扇形喷头,推广高效低风险新型农药、增效喷雾助剂,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各4800万亩以上,提升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据农情统计,全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达1.83亿亩次,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挽回粮食损失达70多亿斤,有效实现了“虫口夺粮”保丰收。
在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鑫种植专业合作社,“赤眼蜂大战玉米螟”让合作社负责人李英辉难掩喜悦。“玉米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元凶,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而赤眼蜂就像是生物防治领域的‘尖兵’,通过把卵产在玉米螟的卵中,从而消灭玉米螟的幼虫。采用这种生物防控技术,每亩仅投入3块钱,成本低、效果好、简便易行,还能代替化学农药,真是一举多得。”李英辉说。
据介绍,今年合作社种植玉米3200亩,采用赤眼蜂防控玉米螟技术,大大降低了玉米螟蛀茎率、蛀穗率和折秆率。与未投放赤眼蜂对照田相比,平均每亩减损增收50公斤以上,每亩增加收入100元以上。这项技术使合作社增加收入32万元,减少农药使用量近100公斤。
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说:“丰收的密码在科技,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将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技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构建强有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牧民生产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技术服务,为我区农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岳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