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以我国国情为基础提出的美好蓝图,具有5个鲜明特色,其中就包括建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显然,这是时代赋予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我们深知,为了全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保障,十八大以来竭力“完成的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多么不易!由此奠定了我国“物质文明”的基础。但是,人的“生活需要”是由两方面构成的,既有物质生活需要,也有精神生活需要,而包含文化自信、民族自尊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精神文明”,这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渴求不断丰富的优质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文化工作者都应奋力前行。
那么,为尽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怎样做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8部分多次提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二是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逻辑上看,因其可以引领政治、法治、道德等各种观念的形成,故而弥足重要,所以要“深入开展”宣传和教育。同时,从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和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至今,这一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因而,只有让全国人民真理解、真赞同、真宣传、真实践,才可能在现实中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增强自信。
所以,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文化工作者才可能有效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一、坚持“系统观念”,透彻理解并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首先,要弄清文化的灵魂是什么。纵观文化的定义,无论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后者为主”,还是“一个民族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价值观,都是“文化”的灵魂。其核心功能,就是确立区分是非、取舍、美丑、爱恨的标准。
其二,一定要明白,“文化自信”,就是相信自己(中华民族)坚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个层面的4个词汇就是对每位公民在生活中、工作中、公共空间的言行举止提出的最直接、最具体、最基本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甚至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都应以此为标准。
其三,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知行合一”,把理论落实到社会现实中,第一步就是要通透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汇,做到“概念无盲点”,如,怎样理解属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怎样阐释属于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怎样落实属于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甚至怎样理解每个词汇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掌握“知”所必须的。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通过各种文化传播渠道(包括网络媒介、影视广播媒介和报刊书籍等传统媒介),各层次教育渠道,各种社会舆论渠道,让每个公民都能入心、入脑、入行动,而非仅仅写在墙上,挂在嘴上。
其四,要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具有关系到每个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的广泛覆盖性。这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搞清楚。如怎样深入理解国家层面的4个概念与个人层面4个概念的对应关系,就是一个包括政治、道德、哲学等诸多因素在内的实际问题:是因为国家“富强”,我们才“爱国”,还是因为我们“爱国”,国家才能“富强”。回答这个问题,既会激活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进一步认识,又能引导我们礼赞红色文化、礼赞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再如,我们国家的“文明”与“和谐”是靠每一个公民都恪守“诚信”为前提的,只有人人诚信,才能提升中华民族的集体自尊和文化自信。
二、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系统学习研究历史(尤其是党史)和推进文学艺术创作,具有针对性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自信中的重要性。
诚信,即守信用,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与政治、经济、生态等各领域密切相关的问题。凡严重影响民生的现象,如食品安全、拖欠农民工工资、贩卖假药、网络诈骗、重复售房等等,行为主体谋取经济利益只是现象,丧失诚信的良知和品德,悖离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才是本质。
《孟子·离娄上》告诫我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即实事求是,是尊重规律;尊重规律,才具有推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事实证明,无诚信,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会严重危害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更谈不上“增强文化自信”。
所以,讲好内蒙古故事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一经搬上舞台,便于2019年荣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剧作不仅在颂扬社会主义时期草原人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当下,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分疼爱,使一些孩子缺少担当意识和诚信品质。而当11岁和9岁的小姐妹答应爸爸:“公社的羊群,一只都不能丢”,便不惧特大暴风雪带来的寒冷,在严重冻伤的情况下,践行了自己的承诺。这,就是“爱国”,就是“诚信”。
因而,当党的二十大报告鼓励文化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时, 是把“可信”放在第一位的。因为不“可信”就谈不上“可爱、可敬”。由此不难悟出,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中,没有“真”,就可能有伪善,有伪美。
所以,文化自信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消除欺骗和谎言,一旦政府与企业之间、干群之间、医患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相互失去了信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很难落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
三、坚持文化的“自信自立”,就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力挖掘有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文化资源,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做到这一点,文学艺术家必须深入现实生活,与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从中了解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关切和需求。同时,还应该客观系统地掌握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而把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创作出讴歌“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作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优秀作品。
回首往昔,影视剧《人世间》《闯关东》《士兵突击》《亮剑》《大决战》《跨过鸭绿江》《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骑兵》等等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尤其是不久前内蒙古电影集团出品的故事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就是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各族人民“有难同当”的史实,以及内蒙古人民践行“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的承诺的美德。可见,只有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光彩的作品,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祖先造字的初心不难看出(见东汉时期许慎编纂记载的《说文解字》),感恩(甚至敬畏)是“礼”的核心要义。对养育我们的大自然要感恩,对给予我们生存保障的祖国要感恩,对赋予我们生命的父辈和祖先要感恩,对授予我们文化知识的老师要感恩,对一切帮助救济过我们的人要感恩。施政,言必行,行必果,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恩;经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是对消费者的感恩;从教,德高身正,身教胜于言教,是对学生的感恩;从医,治病救人、有仁爱之心,是对患者的感恩……这样,“外得于人、内得于心”的“德”,“乘人之车,载人之忧;衣人之衣,怀人之愁”的“义”就产生了。由此,品德、道德、美德、公德;正义、道义、大义、情义,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今天也要继承的精神财富。而秉承这些财富推出的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高峰”,如极具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国宝大会》《经典咏流传》《长城长》等等就是可借鉴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的美好蓝图,是以我国地理和气候条件、五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文明积淀共同做基础的。因而,中华民族要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既拥有极为厚重的历史基础,也拥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系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