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圈”出宜居好生活

——乌海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实践探索(一)
  □本报记者  郝飚

  11月23日一大早,家住乌海市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京海城小区的吴其沛老人起身出了门,步行不到10分钟,就来到家门口的公园锻炼身体。之后又用了5分钟,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蔬菜。看着时间还早,他和几位老友约着去小区对面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坐在按摩椅上放松理疗。

  “买菜、锻炼、看病走几步就到,社区里就有养老服务中心,平时不想做饭,花9块钱就能吃一顿午餐,感觉生活越来越幸福便捷了。”

  不用公交,只需步行,“医食住娱”在家门口全部解决,这既是吴其沛老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也是“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的生动写照。

  这个“圈”用来干啥?就是社区居民从居住地出发,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够享受到教育、医疗、养老、购物、休闲娱乐等各类生活需求,足不出“圈”实现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

  今年年初,乌海市提出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随着海勃湾区长青社区、康乐社区、乌达区新达社区等5个涵盖全市16万人口的社区被确定为试点,以“舒适安居圈、便民消费圈、社区文化圈、优教普惠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城市颜值圈、服务响应圈”八位一体的“一刻钟社区生活圈”体系正在形成。

  在这个幸福的生活圈里,老年人享受的是便捷舒心的养老、就医服务,而中青年更看重的是便捷的上学、购物需求。

  小区里开了超市,这让家住海勃湾区长青社区的周昊直呼方便,家中所需的蔬果、日用品大多采购于此。周昊告诉记者,现在小区周围配套有幼儿园、小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在小区东门,过了马路就是人民公园。在一刻钟的时间里,大家实现了购物、娱乐、看病、就学。

  打造“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具体干什么、怎么干?这项工作推进伊始,这是长青社区党委书记郝贵珍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了让“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真正体现居民所思所盼,社区立足实际,全面统筹周边业态发展基础、空间规划布局、人口年龄构成、居民需求等情况,建立了“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基础数据库。

  “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调查,我们征求民意覆盖7100余人,同时采用走动式调研的方式,深入社区15个网格中主动了解群众诉求。”郝贵珍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街道、社区将改造老旧小区、布局爱心超市、完善养老服务等几项群众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事情列入“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工作任务清单,并将长青社区分为南区、中区、北区三个区域,分别打造宜居宜养圈、便捷购物圈、特色文化圈。

  如今,在乌海市的5个试点社区,已建成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6家,提供托位402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达2.16个;试点周边新增蔬菜直销连锁店11个、品牌连锁店34个;6个鸿雁书屋内有图书、期刊等24.8万余册。

  不仅如此,放眼乌海全市,83个社区(村)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5个,率先在自治区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成远程会诊平台,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5个,重点人群签约率83.1%……今年夏天,乌海市先后被国家、自治区确定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按照乌海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路线图,预计2024年乌海市将实现“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全市覆盖,为自治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提供乌海样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法规
   第05版:论道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国务院 中央军委批转公安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 后勤保障部关于调整规范军人家属随军及落户有关政策意见
孙绍骋到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现场办公
以蒙古马精神开创 事业发展新天地
“圈”出宜居好生活
我区为今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送岗位送服务
握指成拳靶向发力 内蒙古 硬核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为五大任务见行见效提供法治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
全力保障生活垃圾应收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