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火炬”

鄂尔多斯资源股份现代绒纺车间。
工作人员在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
绒纺车间组织现场技能培训。
  □本报记者  及庆玲

  2021年,鄂尔多斯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9.46亿元

  营业收入432.07亿元

  高技术制造业营收137.53亿元、占工业企业营收67%

  园区亩均产值253万元

  “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品牌缔造者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源股份”)领军现代羊绒产业发展、内蒙古伊泰煤基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泰煤基研究院”)研发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这绝非偶然。鄂尔多斯高新区位于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中部,横跨康巴什区、东胜区两大行政功能区,是东胜区、康巴什区、阿勒腾席热镇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第3家、鄂尔多斯市第1家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火炬鄂尔多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等众多荣誉称号。

  鄂尔多斯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自治区“科技兴蒙30条”、鄂尔多斯市“科技新政30条”“人才新政30条”以及高新区先行先试支持政策优势,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强科技合作和创新平台建设、重视科技人才引育、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为带动鄂尔多斯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现代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双链”融合  锻造高效能产业集群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为了应对全球羊绒产业发展新形势,持续走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创新路径。今年9月,由羊绒产业龙头企业资源股份牵头联合国内羊绒产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38家单位在鄂尔多斯高新区成立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将通过发挥国内羊绒产业发展优势,集聚全国现代绒纺创新发展资源,聚焦保护优秀种群和优势原料,实现核心装备绿色设计和智能制造,突破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推广清洁生产,深化绿色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绿色标准与认证体系,推动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为引领中国羊绒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我们的联盟成员在行业、在地区都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聚合在一起就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胜利之师,就是一支足以改变中国羊绒产业乃至世界羊绒格局的磅礴力量。”资源股份董事长王臻在全国首个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上说。

  如今,鄂尔多斯高新区羊绒产业集群,集聚链上企业上百余家,其中规上企业4家,吸纳就业超1.1万人,2021年羊绒产业完成产值24.24亿元,生产各类羊绒产品超427.5万件、纺纱近770吨,形成原料生产、收储和初加工、产品研发和深加工、营销售后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打造出“中国绒都”品牌名片。

  像这样,鄂尔多斯高新区把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在科技创新、招才引智、招商引资、产业培育、项目孵化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实施“双链”融合发展工程,逐步构建起以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新材料、纺织科技、生物医药、数字经济为主导,节能环保、现代轻工食品、智能商贸物流等为特色,新兴产业为战略布局的高质量创新型特色产业体系。

  数字是努力最好的证实。2021年,鄂尔多斯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49.46亿元,营业收入432.0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营收137.53亿元、占工业企业营收67%,园区亩均产值253万元。

  自主创新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这里政策好、条件好。”伊泰集团董事、副总裁、总工程师李俊诚说道。2017年,伊泰集团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号召,在鄂尔多斯高新区组建成立伊泰煤基研究院,享受到鄂尔多斯高新区在科技项目、人才发展、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支持近1亿元,同时在科研办公场所、实验设备、人才安居、创新辅导、合作交流等方面受到全面配套扶持。

  伊泰煤基研究院以基于煤基费托合成油基础产品(费托合成蜡、轻质馏分油)为原料,联合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研发力量,开展煤基新材料研发。全力创建新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建成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3个和实践基地2个,承担国家、自治区、市级和高新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累计申请专利128件、授权36件,其中PCT国际专利5件,组织制定4项煤基产品国家标准,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3项,获得自治区首批次新材料1项,带动科技成果转化40余项,累计培养行业人才50余人,未来其主要研发的高端蜡产品、高纯度α-烯烃材料将实现规模化生产,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此类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高新区拥有自治区级以上研发平台32家,较2017年增长1.9倍,引进或联合建设的创新平台40家。这些创新平台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161件,其中发明专利210件。特别是2021年,共申请专利458件,其中发明专利128件,占全部专利申请近28%。累计引入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2000人。创新平台在创新策源、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重大紧迫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2022年,鄂尔多斯高新区高标准高水平落地运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以葛世荣院士、武强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团队正式入驻,由武强院士出任研究院院长并成为内蒙古首位“双聘院士”。鄂尔多斯市矿山水害防控技术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创新科研基地、矿业大学校友创业基地也落地运行。该研究院依托鄂尔多斯市的地域、资源、产业、政策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优势,已入驻7个研发团队,引进高层次人才62人,围绕能耗“双控”、智慧矿山、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创新生态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企业是市场主体,更是创新创业的核心力量。鄂尔多斯高新区坚持以服务企业创新创业为主线,围绕创新生态优化,补足短板、配齐要素,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扶持力度。2017至2021年,累计财政科技支出3.73亿元,其中科技项目实施达90余项,带动企业投入科技资金6.4亿元,撬动企业更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特别是2021年,鄂尔多斯高新区财政科技支出1.1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31.71%,全年R&D经费投入5.29亿元、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达1.2%,创近五年新高,全社会重视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紧抓科技型企业培育,努力打造“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在各产业园设立专业孵化器,构建“1+N”项目孵化培育发展格局,引进、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科技创新企业集群。

  截至2022年9月底,鄂尔多斯高新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9家,同比增长41.6%,占鄂尔多斯市36.5%;去年高新区企业出口额20.73亿元,全部由高新技术企业贡献。

  支持创新创业,通过筹划举办企业创新创业创意大赛,以赛促引、以赛促创。在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中,鄂尔多斯高新区4家企业晋级决赛,占自治区16.7%、全市57.1%;在第四届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鄂尔多斯高新区推荐的三家企业分别获得初创组一、二、三等奖。定期开展项目引进、导师建设、企业陪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质申报运营、企业发展诊断等培训及咨询。

  推进简政放权,努力实现企业办事“审批不出园、业务一次办、网上办”,下放科技创新、产业促进、人才引进、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财政金融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提升企业审批业务办理效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鄂尔多斯高新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为画笔,描绘产业升级发展新图景,以创新为火种,点燃高质量发展“火炬”。

  (配图由鄂尔多斯市科技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读图
   第06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7版:科技
   第08版:经济周看
   第09版:法治
   第10版:先锋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公益广告
科技在线
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火炬”
用好用活人才第一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