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关键在落实。
纲举目张。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内蒙古来说,主要发力点就是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切实展现内蒙古担当。
扛重责、担重任,既要态度鲜明,更要行动有力。内蒙古大地涌动起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发有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热潮,城乡社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
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在祖国北疆展现出瑰丽夺目的光彩。
城乡社区 活力无限
□安华祎
新时代蕴含新气象,新征程孕育新伟业。近日,内蒙古日报推出“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专栏,一篇篇来自城乡社区的鲜活报道,生动展现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生动图景。
数字赋能、科技破题,“智慧”种植让农户既省劲又赚钱;入冬人不闲,利用农闲时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嘎查村农牧民对明年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满怀信心;“能人”带领示范,特色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牧民想方设法拓宽增收致富路;“五小服务法”连通百姓心,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放眼北疆大地,城乡处处呈现奋发之志,相似的奔忙饱含着对新光景的美好期待。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城乡幸福画卷,正徐徐向未来延展。
城乡社区是生产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处提及“城乡社区”:“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时代新征程,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既定目标变成美好现实,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其融入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切实提高治理水平,扎实抓好落地落实,用实际行动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城乡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乡村振兴更有方向和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变猫冬为冬忙,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就是拿出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干劲,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用行动说话、用脚印落实、用结果证明。求真务实多实践,真抓实干不空谈;抖擞精神向前进,苦干实干不松劲。更甜美的生活等着我们,更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
新时代的舞台足够广阔,追梦者的身影最为美丽。我们相信,随着城乡社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随着城乡居民群众火热实践的持续开展,定能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城乡发展、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也定能将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城乡居民群众的幸福底色。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乡村振兴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针对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为给“中国碗”装入更多“塞外粮”,内蒙古各地把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坚持夯实基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扎实有序推进,力争到2035年将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至850亿斤。
在乌拉特前旗先锋镇新华村经过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张蛆仓正在地旁观察秋浇情况。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昔日的低效田、巴掌田、撂荒田逐步变成高产田、整片田、希望田。不仅带来产量的提高,而且土地综合质量的提升,也吸引了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目光,为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和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等先进种植技术提供条件。
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什大股村打造了5000亩高标准农田,此外,还有800亩水稻种植区、养鱼养蟹区、儿童游乐区、风车长廊、水域小岛、玻璃栈道、房车营地等十几个乡村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被评为国家3A级乡村旅游景区。
什大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苗新其带领村民一起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他感慨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一定要落实二十大精神,把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搞起来,搞出名堂。”
锡林郭勒盟的“马奶姐姐”带着牧民闯市场,赤峰市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区让农业产业化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鄂尔多斯市的“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全市1017家企业结对帮扶732个嘎查村和4个社区,分期分批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一条可持续的产业振兴创新之路……
发展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和源头活水。
通辽库伦旗农民那顺毕力格,自掏学费先后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试验基地等地参加技术培训,学习马繁育、配种改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素养;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紧扣“科技兴蒙”“高素质牧民培育工程”,培育和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牧民队伍;而在乌兰察布返乡创业青年郭晨慧的带动下,她的家乡如今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村”,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网络、手机销售农产品脱贫致富。
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一个个新业态风生水起,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科技人才、乡土人才等现有各类人才不断培育,一大批企业、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农村牧区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正当其时。
基层治理真情与共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础部分。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大局,必须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
基层事务不怕多就怕拖,管好“小事”就是治理“大事”。为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海拉尔区健康街道精心摸排,以400人为标准,将所辖81个小区、1679个单元划分为85个网格,由网格员担任“微管家”,大事小情跟踪负责、沟通反馈,从事后“被动处置”向事前“主动发现”转变,及时化解群众烦心事和堵心事,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枫桥经验”的精髓。强调“党领导下的群众广泛参与”,以开放性架构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构建了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服务新格局;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幸福院下一步要引进第三方机构,为老人们提供“六助”服务,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在乌海市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老奶奶帮帮团”每天奔走于社区的各个角落。
“社区积极借助居民群众的力量来共同管理,利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出19个居民自治组织,同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7个部门建立了共享、共建机制。”永昌佳苑社区党委书记孙权说,“‘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报告中的这句话指引着我。社区工作就是守住人民的心,以真心换真心。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我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深入人心,沿着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描绘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是成就中国奇迹的重要密码,也是迈步新征程的关键所在。
内蒙古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作为,精准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今年煤热值高、燃点好,抗烧,价格也合理。”前阵子,作为第一个购买到平价煤的兴安盟突泉县突泉镇南厢村村民隋殿海,看着火红的炉火,心里乐开了花。
民生无小事,冷暖总关情。平价煤的发放,暖了人心、聚了民心。在烧煤取暖季,锡林郭勒盟还及时梳理全盟困难群体冬季用煤情况,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建设小康中国,一个不能少。过上好日子,同样一个也不能少。
阿拉善左旗针对符合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困难群体,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给予全额代缴养老保险费;
通辽市各旗县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小视频宣传片,同时发动各苏木镇场社保所工作人员和干部职工通过朋友圈、微信群、QQ群、快手、抖音等多途径“线上”推广,有效宣传了城乡居保工作,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就体现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行动中。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集民智、汇民意、凝民心。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内蒙古汇聚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目标、埋头苦干、一往无前、接续奋斗!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浓墨重彩的内蒙古篇章!
@基层群众
通辽市库伦旗茫汗苏木苏日图嘎查村民斯日古楞:
2017年4月,我和妻子返乡创业,开办了库伦旗利佳家庭农场,探索起水稻种植与河蟹养殖互促共赢、协调发展的种养殖“新模式”,期间,党和政府给予了我们多方面的支持,让我们的小小家庭农场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撑起了农业发展“智富梦”。现如今,我们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与周边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承包了630亩耕地,480亩用于种植水稻,75亩用于套养河蟹,带动了周边26户农牧民实现增收。
今年,我们夫妻二人又尝试了发展现代“可视”农业,在稻田周边建设了一处“花明小驻”露宿营地,通过为旅客提供露营、烧烤、打卡点,让更多人走进乡村,了解农业、了解库伦旗名优特农产品,体验乡村振兴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更是为我们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士气,今后我们将继续延伸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打响更多地方名优特农产品品牌,努力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本报记者 薛一群)
@基层干部
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党委书记王银宝:
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察尔森镇借势借力建设的关键一年。察尔森镇将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大任务”为目标,依托自然生态禀赋,把握“三色旅游”发展机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样板镇,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全镇经济稳产增产、群众稳步增收、社会稳定安宁。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探索实施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逐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以产业为根基。巩固农牧业基础产业发展,构建“两米””两牛”产业体系,以达到群众增收的目标。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始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以生态资源、特色民宿、活动赛事等为抓手,持续壮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规模,逐步建成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本报记者 高敏娜)
(本报记者 李倩 皇甫美鲜 巴依斯古楞 刘宏章 刘向平 李新军
图古斯毕力格 高敏娜 郝飚 郝雪莲 薛一群 皇甫秀玲 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