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年来,始终坚持“先生产、后生活”,导致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受位置偏远、地广人稀、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影响,重点工作生活区域电信公网覆盖率仅为10%左右,大部分管护站、防火检查站和瞭望塔“没有信号”,通信落后成为制约林区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的关键因素。
自2021年5月“深山基站”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打通深山“通信难”的力度和速度空前。10.67万平方公里的兴安大地上,处处活跃着林业电信人的身影。他们勇挑重担,冲在前、做在先,穿草丛、蹚河水、爬高山……每一处施工现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和汗水。通信网络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大门,更让林区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拥有了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重磅政策扶持 项目扎实推进
2021年3月,来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场的全国人大代表周义哲提交了关于改善林区交通和通讯条件的建议,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关注。
多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通信建设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2020年8月2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研组深入林区开展专题调研,建议将林区纳入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范围。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主动赴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力争将林区纳入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范畴,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
2021年3月2日,自治区通信管理局下达《关于做好2021年度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纳入申报范围。
2021年4月25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明确批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4G通信基站121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正式获批。自此,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拉开了大幕。
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是一项服务林业、造福林区的重大工程。如何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办好?
内蒙古森工集团高度重视,成立了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将项目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项目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和职责,建立多项联络推动机制,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积极与运营商工作对接,建立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协调机制,成立联合工作组,明确职责和时间进度,工作超常规推进,任务超常规落实。
——为加快场场通、节点路光缆传输引接工程建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信息中心印发了《电信普遍服务工作指南》,列出了工作任务时间、预进度计划安排表,完善了开工报告、进度日报、变更等业务传递程序,不断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在占用林地审批上,内蒙古森工集团相关部门专人专责,密切配合,分别联络运营商。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通过会议对接、现地商议等形式,多方密切合作,积极推进占用林地调查、占地可研规划的实勘和编制等工作。
——内蒙古森工集团各单位积极提供防火证办理、防火安全培训、专人跟班作业等保障措施,对施工困难的站点派出装甲运兵车、全地形车、装载机、吊车等特种车辆,林业职工人抬肩扛把设备物资运送到基站点位。
据统计,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内蒙古森工集团累计投入配套资金3300万元、铺设光缆3029公里。
克服艰难险阻 确保任务完成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近80%,功能区面积大、人口少,冬春季节天寒地冻,夏季经常暴雨连绵,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大多位于道路湿滑泥泞、荆棘遍布的山沟中,大部分地区机械设备无法施工,完全要靠人工肩挑背扛,困难和挑战非常人所能想象。
五六月间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积雪融化、山水纵横。初融的冰雪,上层为积雪薄冰,下层为消融的河水,通信人多次踩断冰冻层掉入水中,又无数次摔倒、爬起、继续前行。
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高地管护站,距镇区39公里,因地段偏远无可用杆路资源,无法实现主干光缆共享,只能采用自建杆路的方式进行配线光缆接入,满归森工公司信息中心承担了光缆杆路架设任务。
“如今的通信建设和过去相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满归森工公司信息中心技术股长张国繁介绍道,尚未通宽带的地区,大部分是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通信建设极为艰苦的攻坚难点,要经历“山高水远”的跋涉,在深山里铺设光缆的速度不及在镇区的一半。
铺线、熔接光缆、挖基站和光板底座基坑……自项目开工建设,林区大地处处活跃着林区干部职工的身影。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摸索在崎岖泥泞的山道,一天坚持13个小时作业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肩扛、手拽、人抬,清障、刨沟、深埋……每一处施工现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和汗水。
深秋时节,笔者跟随根河森工公司信息中心的干部职工们历经1个小时的颠簸,抵达位于根萨沿线23公里处的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施工现场。
站在山脚下,透过树木枝叶的缝隙看到,一个个扛着光缆线、背着工具微微有些弓腰的身影,穿梭在山林中,在崎岖难行的山路上渐行渐远,林间隐约传来“一二、拽,一二、拽”的号子声。由于刚下过雨,走在遍布荒草碎石的山路上,更加泥泞湿滑,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没走几步就打湿了裤脚。
出纳员、党支部干事、企管员……这支23人服务于林业电信普遍服务项目的队伍中,女职工就有5名。他们每日穿梭于莽莽林海,承担铺设光缆、光缆熔接、线路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爬山、过河对于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面对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群众的殷切期盼,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勇挑重担,冲在前、做在先,一个个身影奔忙而坚定,一张张面孔果敢而坚毅。最终使一座座基站屹立在茫茫林海中,把千里兴安和大千世界紧密连接起来,用心用情用力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推动林区向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通信网络覆盖 提升防火水平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的实施,提升了绿色生态保护及防火通信保障能力,有效摆脱林场只能通过对讲机与外界对话的困境,同时也解决了林场职工的现代化通信需求,改变了地处偏远的管护站和瞭望塔职工在山上的生活方式和通信需求,稳定了护林队伍,提升了林业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2016年成立的内蒙古甘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鄂伦春自治旗,总面积3964.95公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生物资源丰富,湿地景观优美,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东部森林沼泽的典型代表。
2022年9月4日,是湿地公园管护员李国难以忘怀的一天,因为盼望已久的4G基站正式开通了!
“公园成立之初,我就在这儿负责管护和监测。以前没有基站,手机没有信号,一线防火驻防全靠电台联络,遇到突发事件只能通过固定电台或者到公路上寻找通讯信号,工作非常不便!”李国告诉笔者,有了4G基站,不仅随时能与上级单位甘河森工公司沟通,而且公园内的气候监测、水文监测等数据传输也从之前的两三天人工采集变成数据实时更新传输,减轻了管护员的工作量,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顺着内蒙古甘河国家湿地公园巡护监测员李国手指的方向,笔者看到远处的山头被一片青烟笼罩。初春三月到冬季落雪都是林区的防火期。“像现在9月这种天气,山头上经常会形成雾气。”李国告诉笔者,这无形中增加了巡护监测员们防火的难度。以前,只要发现难以识别的情况,李国就得骑一个多小时的摩托上山检查,误报在所难免。自从林区有了4G网络,并搭载高清摄像头后,拍摄到的画面和监测到数据便能实时传回管护站。无论雾气还是火源,李国在管护站办公室里一目了然,使他的瞭望工作变得轻松多了,准确度也提高了不少。
874.2兆/秒,这是鄂伦春自治旗移动分公司芦银平的手机上显示的基站数据传输速度。“这个速度代表了啥?一个2小时高清影片下载只需十几分钟,像瞭望塔上的森林火警监测电子眼,高清画面传输在10兆/秒以下,满足公园的生产、生活通信需求完全没问题。”芦银平说。
内蒙古森工集团根河森工公司开拉气林场主要承担生态功能区内的森林防灭火、森林管护等工作,林场调度员霍维力记得,2021年6月的一天雷电交加,这种天气让林场防火挑战倍增,值班的霍维力接到巡护员报告,距他所在的管护站约两公里的地方,雷电将电线劈折在地,“电线在水下直冒泡,咕噜咕噜响,火光一直在蔓延。”这是立刻赶到现场的霍维力看到的景象,“我马上拍照传给供电所,他们马上派人拉闸断电。”
“因为有了信号,可以直接发给供电所对接人员,避免了一次火灾。”霍维力说。
通网前,遇到“雷击火”,护林员只能用双脚和时间“赛跑”。在内蒙古森工集团阿尔山森工公司苏河林场工作近40年的护林员赵国东记得,2017年的一天,发现“雷击火”的他跑了1个多小时、10多公里,才将火情汇报。“现在基站建成了,对森林防火管护和职工生活都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
过去,层叠的山林长久阻隔了人们与外界的联系,大量信息传递只能依靠传统的对讲机或双脚。如今,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后,城市习以为常的“即时传输”在这里也成为现实。
信息高速畅达 助力富民强企
多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林区职工从拿起斧头到放下伐具,借助信息技术守好绿水青山的“颜值”,利用好金山银山的“价值”。
“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成后,进一步提升了林区生态建设水平,为守护好森林这个‘水库、粮库、钱库、碳库’提供了科技手段,为林区森林灾害预警监测系统提供了传输通道,为林区旅游监控平台、林下产品研发平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闫宏光表示。
随着汽笛长鸣,内蒙古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里一列森林蒸汽小火车拖着长长的白烟,穿梭在相思谷的茫茫山林。笔者乘坐的蒸汽小火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运送木材的主要交通工具。进入21世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从伐木转为护林,这些蒸汽机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这列退役的“林业功臣”担负起拉动林区旅游业的新使命,变身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网红“时光机”。
据内蒙古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建设初期,只有2G信号供游客语音通信,制约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速度。景区4G信号全覆盖以来,游客们乘坐森林小火车在原始森林中穿梭时,就能将千里兴安的生态画卷通过手机与网友分享。景区还开设了慢直播,使百万人通过网络云游,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生态本身就是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中国林业科学院最新发布资料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每年7858亿元。
初秋时节,菌菇飘香,蓝莓、榛子迎来大丰收。生活在大兴安岭的人家,每年都要趁丰收季节采山货增加收入。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信息中心主任秦志疆告诉笔者,以前山里没网,每年前去深山老林里采山货的“老山耗子”经常在山里失联。现在大家基本配备了手机,即使遇到危险或者迷路,也能通过网络和GPS定位与亲朋好友取得联系,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
“这次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好以后,森工公司发展电商平台,无论是蓝莓、榛子,还是食用菌,电商平台都能帮老百姓把林场采的山货卖出去。”秦志疆憧憬道,“只要有了网络,无论是森林旅游,还是林区农特产品,林区百姓致富路都会越走越宽。”
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这片奔涌的绿色中,随着通信网络的覆盖,将为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森林旅游监控平台、智慧林业云平台等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传输通道,有力提升内蒙古森工集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向智慧林业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