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居民有幸福小区有温度
本报锡林郭勒1月31日电 阿巴嘎旗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条红线,健全联动机制,建强治理队伍,强化基础保障,解锁居民幸福密码,有效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让居民有幸福、小区有温度、治理有成效。
该旗将全旗7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各级党组织下沉到社区,采取“网格集单、单位派单、多方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目前,该旗1300余名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小区,常态化开展党员“双报到”活动,累计召开党建联席会议130余次,开展政策宣讲、环境整治、帮贫扶困等志愿活动1000余场次,解决居民实际问题和化解矛盾纠纷1850余件。同时,投入115万元,开发应用全旗社会治理网格化动态监管平台,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积极创新为民服务载体,面向各类群体积极开展爱心妈妈、圆梦“微心愿”、关爱空巢老人、结对留守儿童、爱心法律援助、健康义诊等特色服务活动860场次,切实增进党群干群关系、拉近党群干群距离。
(融媒体记者 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 朝克图)
卓资县
羊圈湾村256户村民领到免费口罩
本报乌兰察布1月31日电 近日,卓资县大榆树乡羊圈湾村委会为村民免费发放价值合计3万多元的N95和一次性医用口罩,还聘请乡卫生院专业人员为村民现场讲解口罩正确佩戴方法和防疫常识,提醒大家切不可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村民们纷纷表示,收到村里发放的口罩,感到既踏实又温暖。羊圈湾村民杨鱼女说:“村委会给我们发放免费口罩非常及时,也教会了如何做好防护,我们挺高兴。”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等特殊群体,村“两委”主动上门送口罩,向他们送上贴心的关怀。羊圈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媛媛告诉记者:“我们村老年人居多,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村两委成立了暖心服务小分队,开展‘五进’家门活动,并积极协调国城实业等驻村企业,多方筹措资金,购买了一批口罩,免费发放到村民手中,做好最基本的防护。”
据了解,羊圈湾村256户村民每人领到10个N95口罩和三包一次性医用口罩。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羊圈湾村“两委”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中的大事、要事,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让广大村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融媒体记者 皇甫美鲜 通讯员 李芳)
磴口县
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
本报巴彦淖尔1月31日电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是帮助高校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为确保此项工作圆满完成,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磴口县人社局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优化见习环境,全力做好2022年就业见习工作。截至去年年底,开发林业、水利、商贸、融媒体、卫生、教育等不同行业就业见习基地14个,安排见习人员71人,超额完成就业见习的目标任务。
在就业见习项目实施中,磴口县人社局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明确责任目标。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供需对接。通过印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南》《致未就业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的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制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小视频在人员密集的富源广场滚动播放,利用县人社局微信公众号、2022届高校毕业生微信群等宣传就业见习政策,发布就业见习岗位信息,供见习人员自主选择。二是拓展见习领域,以满足更多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见习需求。落实不同行业就业见习岗位170个,严格筛选见习基地,认真审查申请见习基地相关资料,确保就业见习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及时发放生活补助。通过电话对71名见习人员进行回访,帮助见习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目前,见习单位留用率达到40%。
(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石拐区
首例从业禁止制度案件宣判
本报包头1月31日电 日前,石拐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虐待被看护人罪案件。这是自201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虐待被看护人罪以来,石拐区人民法院审理的首例该类型案件,也是2022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实施以来宣判的内蒙古首例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案件。
据了解,该案被告人是一名在校教师,其在教学、看护学生过程中,多次以软尺打手、掐学生脸、踢学生屁股、捶后背、用晾衣杆抽打等方式体罚、殴打学生,并造成多名学生受伤,其中一名学生受伤程度达到轻伤一级,该教师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切实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搭建未成年人保护的“隔离带”和“防火墙”,石拐区人民法院综合考虑被告人犯罪动机、情节、悔罪表现、赔偿被害人等因素,判处其有期徒刑,并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工作。
(融媒体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