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伦贝尔市东北阜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安全员桑阳总会早早来到生产设备前,仔细排查生产隐患。“我是2022年通过规模以上企业引才进入阜丰公司担任工程师,负责厂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工作,使安全生产实现精细化管理。”桑阳说。
2022年,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企业引进1000余名青年人才,越来越多像桑阳一样的人才来到呼伦贝尔,服务呼伦贝尔。一项项人才“新政”制定出台、一个个人才培养计划落地实施、一条条人才服务举措优化推出,为呼伦贝尔新时代人才工作开创新篇章。
2022年以来,通过“一嘎查(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绿色通道”“鸿雁回巢”等引才方式,全市引进青年人才5000余人。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人才总量达25.54万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发展新动能。
党管人才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无论是回溯历史还是观照现实,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成就伟业更仰赖于大批人才涌现。呼伦贝尔市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发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之智,优化工作布局,理清责任链条,推动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是党管人才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实践,呼伦贝尔市形成了党委“一把手”抓战略、抓规划,政府“一把手”抓投入、抓保障,组织部门“一把手”抓协调、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挂帅又出征。从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走访专家人才,到主要领导与大院大所就人才工作事宜沟通对接,各地各部门的“一把手”纷纷站到了人才工作的“第一线”。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呼伦贝尔市把党管人才具体落实到党爱人才、党聚人才、党兴人才上,2022年以来,相继推出13项人才政策,激发出人才工作新动能。实施2022—2023年度“揭榜挂帅”人才项目,通过制定发布人才工作重点难点“榜单”,用人单位结合实际“揭榜”完成任务,组织专家“评榜”和“奖榜”,激发用人单位工作积极性,发挥人才发展专项经费的撬动作用。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发布“榜单”任务18项,73家用人单位揭榜,计划奖补支持675万元。用人单位的工作动力显著提升,呼伦贝尔市人才工作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
筑巢引凤 持续汇聚人才发展力量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专业技术人员白宏琦是呼伦贝尔市2022年事业单位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入职后,他紧紧围绕市委五大行动计划,聚焦农牧产业增量增质发展,参与编制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总方案和12个子方案,协助推动农牧业重点任务落实。“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让我受益匪浅,下一步我将进一步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为三农三牧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白宏琦信心满满。
事业是磁场,吸引汇聚人才。呼伦贝尔市全力拓宽引才渠道,打通急需人才引进通道,全面畅通招才引才“绿色通道”,围绕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引育人才。2022年,鸿雁计划柔性引进人才200余人。
与此同时,坚持市外引进与市内培育并重,不但精准引进外来“凤凰”,还持续培育本地“卧龙”,打造稳固本土人才“金字塔”。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刘丽颖作为2021年青年人才访学研修的一员,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影像诊断科进修学习。进修期间,科室每周会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及学科前沿知识的讲解,刘丽颖掌握了不同影像手段为临床诊断提供的信息。进修回来后,刘丽颖所在科室除常规乳腺X线摄影外,新开展了乳腺断层摄影,填补了呼伦贝尔在这个领域的空白。
“事业与人才,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人才不能‘一引了之’,更要拿出真招、实招、新招,解决劳动力和人才落户发展的后顾之忧,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呼伦贝尔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尹海亮介绍,为了用好人才,呼伦贝尔市积极搭建专家服务基层项目平台,组建教研工作组赴70余所基层中小学校开展教研活动;鄂伦春自治旗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签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示范旗建设五年行动合作协议,各领域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出力出智、用心用情、见行见效。另一方面,建立企业人才数据平台,数据库累计入库人才数据达190270份,累计服务1750余家企业。
重才、引才、聚才、爱才,如今的呼伦贝尔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刷新,人才洼地正在形成。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的良性循环,必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为团结奋斗、同心筑梦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