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大局,攒厚发展家底

  □本报记者  韩雪茹  康丽娜

  京城三月,春风浩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议国是。北疆大地内蒙古,此时亦是春光明媚,千帆竞发谋发展。

  国内在建最大火电项目第三台百万千瓦机组在鄂尔多斯投产,内蒙古“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再增新动能。

  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春即开工”,以“集中规模要大、增产幅度要大、节水潜力要大、增地效果要大”为目标,开足马力推进2023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当年完工见效。

  包头韵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正在全力建设,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基地“呼之欲出”。

  巴彦淖尔市“春播第一耧”播下粒粒饱满的小麦籽种,标志着全区春播生产从西向东拉开序幕,沃野之中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

  勇立潮头,干在实处。内蒙古接连不断打出政策“组合拳”,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掀起招商引资热潮,谋篇布局精准发力抓消费……眼下,抢时间、拓市场、拼服务、促发展,内蒙古各地“奔跑”开局。

  树立雄心壮志,把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齐心协力推动内蒙古经济“晋位升级”,把经济总量做到全国中游水平,内蒙古满弓发力向着目标奔跑。

  满怀“雄心壮志”奋力奔跑的内蒙古,过去一年成绩亮眼——

  全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达到780.1亿斤;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吨,牛奶产量733.8万吨,畜牧业生产实现“十八连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38个工业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8%,为稳定全区经济大盘奠定了坚实基础。

  满怀“雄心壮志”奋力奔跑的内蒙古,过去五年成绩也很亮眼——

  过去五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从1.5万亿元增长到2.3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1万元增长到9.6万元;粮食总产量从全国第十位跃升至第六位,牛奶、羊肉、牛肉和羊绒、饲草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累计生产煤炭53亿多吨、发电2.9万亿度,煤、电保供量均居全国第一;城镇化率从64.6%提高到近69%,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东中西部差异化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张呼、通新、喀赤高铁相继通车,公路里程增加1.7万公里,呼和浩特新机场主体完工,21个通用机场建设完成,水利、能源、信息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运;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事项压减71%,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实行清单管理;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

  走过万水千山,仍须越岭翻山。今年是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内蒙古谋篇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内蒙古力量。

  春和景明,库布其沙漠,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酣。

  “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改扩建先进高效煤电装机400万千瓦,配置多尺度、多型式储能约400-600万千瓦时。”三峡能源总经理张龙说。

  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

  今年,内蒙古将对纳入相关规划的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项目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快推进第一批2020万千瓦、第二批1188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成并网,推动第三批1170万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2023年全区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突破9000万千瓦。

  能源产业是内蒙古的“当家”产业之一,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多年来内蒙古能源经济多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近年来,内蒙古抢抓新能源发展历史机遇,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说:“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让我们倍感振奋,建议内蒙古协同推进风光资源开发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设,希望像我们这样的民营企业能更多参与到能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中去,享受到更多新能源发展的红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庄河说:“我们系统将勇当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火车头’,围绕着落实五大任务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并提供更多更好适应市场、快捷高效、能力充足的客货运输产品,在保通保畅中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同时,我们将组织好中欧班列开行,提升口岸运输效率,全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自治区向北开放,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贡献力量,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

  以创新增动能,以产业强支撑,以资源塑优势。如今,内蒙古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边疆安全中的责任更加凸显,在“双碳”背景下大宗工农产品对全国发展的兜底作用、对经济大省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在能源、资源、地缘、幅员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更加凸显。

  如何在抢抓机遇中扬优势、锻长板,在应对挑战中促转型、补短板?内蒙古用行动作答: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把总量做大,把家底攒足。

  在伊利健康谷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18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其中,春节之前调试完成的两条最新的生产线,1秒钟就能下线11包产品,从牧场的一滴奶到消费者手里的产品只需要几个小时,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

  作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产品品类最全的乳制品企业,伊利集团的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天有1亿多份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从事近20年奶业技术研究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伊利集团资深产品研发经理王彩云,亲眼见证了中国人从“喝到奶”到“喝好奶”的历程,也亲身参与了中国奶业的创新突破和转型升级。

  “我和团队研发的浓缩乳清蛋白制备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将成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保障;开发的益生菌新型递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的产品保鲜和包装轻量化系列技术,可以持续改善包装可回收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我们将不断地通过技术突破与研发创新,助力奶业振兴。”王彩云说。

  全国政协委员、包头市塞北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说:“下一步,塞北股份将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专精特新’方向,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培育核心技术、发展支柱产品,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运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增强核心竞争力,致力将公司打造成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企业。”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内蒙古正迈出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把总量做大、把家底攒足的坚定步伐,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努力在服务大局中赢得更多发展空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贡献更加澎湃的内蒙古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全国两会特刊
   第06版:全国两会特刊
   第08版:要闻
服务大局,攒厚发展家底
代表委员说
两会镜头
信心
《内蒙古长“高”了》 《内蒙古变“大”了》 《内蒙古劲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