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论】

多方“搭台”提高实习含金量

  ◎雷钟哲

  “手机上装了七八个招聘软件,海投了无数岗位,一个合适的实习机会也没找到。”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留言称。

  如今,毕业生离开校园踏入职场,都要面对招聘环节,能否找到满意的东家,漂亮的求职简历是一张必不可少的名片。而简历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个人的实习经历,它不但是简历中的必填项,也是用人单位人事管理者眼中的加分项,最能展现求职者的含金量。

  招聘单位重视应聘者有哪些实习经历,这是他们识才的重要判别,是同等学历中的特殊亮点。透过实习经历能大体了解应聘者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这些经验和能力成为是否录用的重要考量。而作为应聘者也需要适应职场选用人规则,用漂亮的实习经历为自己增添光彩,获得最大的择业自由度。显而易见,两个方面的迫切需要更叠加凸显出实习的重要性。

  当一种需求坚挺而供给又显得相对疲软的时候,这种需求必然呈现出难以满足、比较困难的具象。这些年,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都在千万左右,今年更是将以1158万刷新纪录。这么多人需要实习需要实践,如若没有政策杠杆加力,没有用人单位主动配合,没有学校精心组织,学生普遍反映的实习成本高、收获很有限等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化解。只有形成助力学生高质量实习实践、高质量就业的社会合力,才能帮助毕业生们迈好实习实践这个踏上职场的第一步。

  对于政府来说,要积极推出一系列需求对接计划,为学生当好最坚强的后盾。以产教融合为出发点,通过政策倾斜或给予补贴,鼓励企业提供更多实习岗位;对于企业来说,要提高实习重视度,将每一名学生作为正式员工来培养帮带,缩短学生成长周期,确保学生增见识、长才干;对于学校来说,要深化校地院企合作模式,邀请企业进校开展座谈,推动学生的实习需求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精准对接。大力开发各类社会实践课程,以实习为引子帮助学生顺利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作为求职者,也要找准定位,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过于迷恋央企、外企或大公司,适时选择中小企业实习,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机会。

  多方“搭台”提高实习含金量,方能走好就业第一步。社会各方面都要对实习高度重视起来,要聚焦高校毕业生这一就业重点群体,通过高质量实习,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青年力量、青年智慧,让他们不负韶华、不负人民,在高质量发展版图上描绘亮色。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出彩
   第07版:乌海
   第08版:广告
学会观大势
生态低碳,让平畴沃野“长”出高质量
法治护航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颜值打分”徒增“容貌焦虑”
调查研究重在实打实
多方“搭台”提高实习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