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和吉日嘎拉13000元!宝音毕力格24583元……” 4月21日,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镇2023年分红大会上,图古日根塔拉和花根塔拉2个嘎查的606户农牧民以股东身份依次而坐,共同分享133.33万元红利。
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村民们喜笑颜开,有序领取今年的分红和土地流转金。花根塔拉嘎查党支部书记斯钦孟和说:“‘三变’改革让村集体和群众实现了双增收,村级集体经济这个龙头舞起来,乡村振兴就全盘皆活,共同富裕也有了支撑。”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作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三变”改革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之时,赤峰市已在酝酿一个崭新的春天。
赤峰市是内蒙古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辖132个苏木(乡镇)、2074个嘎查村、11154个自然村组,拥有耕地2743.95万亩、草牧场3994.86万亩。
尽管人口和土地持续释放红利,但由于劳动力逐年减少,赤峰市“空心村”和农田弃耕现象比较严重,全市48%的嘎查村呈现空心化,超过1/5的自然村组常住人口在20户以下,乡村60周岁以上人口占比超1/3,乡村87.2万处宅基地闲置15.6万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对农民收入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发展路径怎样选择,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赤峰市敢于创新和担当,以“三变”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契入点,构建“以农牧业现代化为主体,三生融合”的农村牧区发展模式,拓宽农牧民投资、就业与收入渠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在生产方面,赤峰市探索形成了牧区单元式家庭牧场、小牧户联合托养、融合传统奶食品加工的模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罕达罕嘎查推动草牧场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牧区现代化畜牧业,通过以草定畜的方式,实现牧民少养、精养,饲养周期后每头牛预计分红4000元。
——在生活方面,赤峰市着力推进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补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处理好畜禽粪污,实现牧区具备基本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乌珠花嘎查集中打造育肥牛养殖小区一处,带动42户养殖户规范养殖提高育肥牛出栏量,■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引导20户养殖蚯蚓推动牛粪污循环利用,每户年收益达2.4万元以上。
——在生态方面,赤峰市转变过度放牧的生产经营方式,以草定畜,严格控制承载畜牧量,调整优化畜牧品种,提高畜禽产品品质,农口项目资金一个漏斗植入,推动生态治理与集中开发利用协同发展。翁牛特旗海拉苏镇海拉苏嘎查投资1000万元,由嘎查沙地或草牧场为基础入股,每个嘎查小组入股不少于1万亩,计划造林3000亩、种草3000亩,带动至少20名脱贫群众实现就地就业。
自“三变”改革启动以来,赤峰市确定111个嘎查村作为试点,抽调各级干部700余人,组建64个工作专班,入户宣传改革政策6000余次,指导全市12个旗县区82个嘎查村挂牌成立五大合作社401家,吸纳带动农户3.27万户。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赤峰市经过持续探索和实践,“三变”改革成效凸显。截至目前,赤峰市共整合入社土地17.14万亩,对内流转7.78万亩,对外流转5.02万亩,流转总收益3751.75万元,30多个村已经通过土地流转给农民分红,111个村集体村均增收2万元以上。
产业发展是赤峰市“三变”改革的核心。赤峰市乡村振兴局局长郭泽民表示,赤峰市围绕农区形成的主导产业,通过“三变”改革延长链条,推动“农文旅电”融合发展,提升农业综合价值,实现了户户入社、人人持股,集体经济、村民收入、乡村治理、组织建设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