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邢岩:为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护航

  □本报记者  格日勒图

  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座核燃料元件厂,1958年创建。

  在这家公司内,有一条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条。这条生产线有上千台的生产工艺设备,如今,擅长设备电气疑难故障排查与解决的邢岩,就是这些设备的日常守护者,也是保障这条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的护航者。今年46岁的邢岩,练就了一身本领,凭借实力,他被评为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首席技师、中核北方主管技师;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第六届“北疆工匠”。

  当记者见到邢岩时,他正手持工具,在重水堆元件车间设备旁边进行维修工作。20多年来,他就是这样为我国核反应堆核心部件的生产设备做保驾护航工作。

  1996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的邢岩,被分配到中核北方当时的动力分厂电工组工作。当时中核北方生产任务并不饱满,刚刚入职的他更多的是给师傅打打下手,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那段日子,就是很平淡,几乎看不见什么波澜。

  虽然看不见什么波澜,但邢岩的心中始终怀有梦想。2000年,我国首条也是目前唯一一条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作为当时中核北方的希望工程开始筹建,邢岩作为该公司威风锣鼓队的一员参加了奠基仪式,并亲眼见识了当时的壮观场面。

  “当时心里就想,如果我也能到这里工作,一定会有一番作为。”邢岩在公司劳模分享会上这样分享。2001年,他如愿来到中核北方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工作,作为第一批建设生产线的维修电力人员,负责厂房的动力柜电缆铺设。■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当他看到非常先进的厂房和进口设备时,当时虽心有余悸,但却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干出点名堂。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邢岩越发觉得自己的基础薄弱,面对先进的生产线和设备,无从下手,甚至连说明书也看不懂。他主动找到厂里领导,希望能够进修专业技能。后来得到领导同意,2003年邢岩来到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为期三年的半脱产学习。也正是这三年,他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提高了,而且意志、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锤炼。

  心中有梦想,脚下才有力量。随着技能的提升,邢岩承担的维修重任也逐渐多了起来。2015年,他开始担任中核北方公司维修中心电气组组长,开始总体负责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设备的电气维修、维护、检修等工作。

  同样是在2015年,邢岩代表中核北方参与了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充足的准备,顺利完成了大赛所有项目。比赛结束后一位评委对邢岩竖起大拇指:“祝贺你小伙子,你非常优秀。”邢岩获得了比赛一等奖,给了他不少信心。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启动实施,中核北方将重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提上了日程,当时邢岩被厂里选入自动化团队,参与这项工作。

  “通过我们自己的改造,实现机器代替人。总共十来个人,自动化团队硬着头皮把这个项目接了下来。”邢岩在团队中负责电气改造工作,他与其他技术人员通力配合,一次次地调整和优化通讯方式,完成了从点焊机一体化改造、芯块车间自动化改造等任务。在团队的努力下,设备应用在生产线上,并获得中核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邢岩身上有一股不把事情解决决不罢休的韧劲,遇到问题他会理清思路、沉着应对。”当时,团队的其他成员这样评价邢岩。

  现在邢岩算得上是中核北方电气设备维修方面的牛人。由于技术过硬,同事们都尊称他为“邢队”。在中核北方工作的近30年间,他收获了该公司劳动模范称号、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中核集团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自治区技术能手等荣誉和奖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主席向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 致贺信引发亚洲国家人士热烈反响
~~~——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
~~~
~~~
~~~——写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特刊
   第08版:出彩
   第09版:阿拉善
   第10版:生态环保
   第11版:北国风光
   第12版:出彩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 实干担当促进发展
走进联合国世界 数据论坛展览
深研细悟学思想 凝心铸魂强党性
兴安岭上“风光”好
绽放数字之美 共赴数字之约
邢岩:为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护航
赤峰“三变”改革带来百姓幸福“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