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 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出处】

  (西汉)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说林训》

  【原典】

  弓先调而后求劲,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陶人弃索,车人掇之;屠者弃销,而锻者拾之;所缓急异也。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矢之于十步贯兕甲,及其极,不能入鲁缟。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山生金,反自刻;木生蠹,反自食;人生事,反自贼。

  【释义】

  《说林训》是《淮南子》的第十七篇。其名当源于法家著作《韩非子·说林》,而其理论核心则是道家的思辨精神。说,论说,解说。林,林木,比喻众多。此篇与《说山训》相似,也是锦言隽语的汇集,但是比《说山训》更散碎。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太山,即泰山。意思是,雄伟高耸如泰山,若是背对着必然也看不见它;渺小细微如秋毫之末,只要仔细观察,也能看得清楚。泰山与秋毫、弗见与可察的鲜明对比,提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积极行动。

  相似的说法《淮南子·说林训》中还有:“逐兽者目不见太山,嗜欲在外,则明所蔽矣。”猎人追逐野兽时,总是盯着猎物,结果连泰山也看不见,这是眼睛被欲望所蒙蔽的缘故。

  另外,《淮南子·俶真训》也称:“夫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音;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何则?小有所志而大有所忘也。”眼睛观察细小的事物时,耳朵听不到雷霆巨响;耳朵倾听金石之音时,眼睛连巍峨高耸的泰山也看不见。什么原因呢?是精神专注在小的方面而把重大事情遗忘了。

  【启悟】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说明,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视角,决定了观察的结果。凡事只有认真面对、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

  当前,我们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离不开深入务实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真情实况、获得真知灼见、推动真抓实干。做好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需要练就一双“慧眼”,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预见力,既能够见人之所见,更要见人之所未见。如此,才能观大势、察百态、辨是非、分真假,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

  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调查研究,既涉及调查研究是否走实走深,还关系到调查研究能否见行见效。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始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调查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聚焦“真问题”、直面“大问题”、敢碰“难问题”,才能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避免调研现场变成“走过场”“作秀场”。

  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考验态度,也检验能力,更体现担当。在调查研究中的任何时候,不掩不盖、不遮不捂才是调查研究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主动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具有迎接各种难题的强大勇气、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定信心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品格。

  在互联网信息格外繁杂的当下,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和接收非常多的新情况。但是,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不能代替实打实的调查研究。信息越是繁杂,越需要我们去伪存真,越需要走下去、走深入,把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不能悬在半空、浮在表面,而要俯下身、沉下心,迈进群众的门槛,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在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福祉。(袁宝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要闻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出彩
跳出旅游抓旅游 风景之外有风景
由“傅马栈最难”说开去
维护合法权益
太山之高,背而弗见 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短视频平台助力非遗出圈
解禁路边摊 城管须升级
要扑下身子更要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