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沙共舞 点沙成金

——防沙治沙的内蒙古探索
  □本报记者  霍晓庆

  阿拉善的沙,世人皆知。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三大沙漠由北向南贯穿其全境,沙化土地面积占其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这一次,我们却在这片土地上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三大沙漠锁边治理,形成了“绿带锁黄龙”的壮观景象。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吉兰泰镇、巴彦诺日公苏木、宗别立镇4个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一望无际的梭梭林延伸向沙漠深处。就在1个月前,4个基地共53.2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刚刚结束春季采收,正酝酿期待着白露时节的第二次采收。

  库布其的绿,亦是世人皆知。植被覆盖率达到53%,曾经的“风干圪梁”变成了良田畦畦、绿树森森、花香阵阵的产业小镇;曾经的“银肯塔拉沙漠”如今只存在于高速路的标牌上。

  这一次,我们看到了更大的惊喜。在亿利光伏治沙示范基地,大片的光伏板努力吸收阳光制取绿电,光伏板下种着优质牧草和甘草、马铃薯等作物,光伏板间鸡、羊成群,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光伏治沙新模式,是库布其沙漠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又一杰作。

  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进程中,内蒙古从不缺这样的惊喜。

  沙,在风的助威下疯狂肆虐,吞没良田、侵袭家园,曾经也是贫困的根源。生态要保护,经济也要发展;治沙,也要治穷。如何用发展的办法防沙治沙?

  ——走市场化、产业化防沙治沙的路子,将沙海变成“聚宝盆”!

  饱受风沙之苦的鄂尔多斯市奋起探索。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一出,■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立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再加上近年来“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生态治理奖补机制不断完善,热心治沙公益、看准沙产业前景的企业来了,农牧民也参与进来了。一时间,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党委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的治沙新格局逐渐形成,沙海淘“金”、绿富同兴的火热实践使治沙速度大大加快。

  亿利集团“生态+光伏”全产业链、伊泰百万亩碳汇林工程、东达集团沙产业循环经济链……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鄂尔多斯市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目前,全市沙柳、柠条、杨柴、沙棘等林沙产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

  全区沙漠最多、土地沙化最严重的阿拉善盟行动起来。确立了打造国家重要沙产业示范基地的战略思路,全力建设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引进了内蒙古阿拉善苁蓉集团、金沙苑生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曼德拉沙产业有限公司等数十家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牧户”的模式,形成一条集肉苁蓉、锁阳和沙地葡萄、黑果枸杞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茫茫大漠建起了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全盟3万多户农牧民受益。

  依沙傍河的巴彦淖尔市也加快脚步。2009年提出以沙为宝发展沙产业的理念,近年来不断探索,在传统沙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以肉苁蓉、沙漠葡萄、光伏治沙、沙漠有机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建成圣牧高科等多座现代有机牧场;建成占地近2万亩、装机容量37万千瓦时的林光互补治沙示范区;引进腾晟、诺民等葡萄产业企业多家……2020年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过去,凭借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内蒙古大地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如今,智慧勇敢的内蒙古人民又探索出点沙成“金”的新路子,不仅绿起来美起来也富起来。

  目前,全区利用沙漠地区蕴含的独特自然资源和治理过程形成的丰富林草资源,培育发展了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林纸一体化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沙区特种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沙漠景观旅游、节水灌溉和风能太阳能利用等六大类型沙产业,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下游产业发展,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逆向拉动防沙治沙,走出了一条沙漠增绿、人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路子。

  早年在内蒙古戈壁地区工作过的钱学森就提出了“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使“不毛之地变为沃土”的“沙产业”设想。内蒙古的治沙实践表明,沙漠,与其说是“地球癌症”,不如说是资源,科学利用,就能爆发出无限的潜力。

  向沙漠要效益,不毛之地终变成沃土良田——水道顺着沟壑蜿蜒,在沙漠上汇聚成一片片水域、湿地,鱼儿欢跃、灌木遍布、水鸟翩跹。这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水生态治理区的美好画面。杭锦旗将黄河凌汛期的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湿地,吸引来多种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当地农牧民还在水里养起螃蟹、鱼虾,发展沙漠旅游。

  荒沙变资源,“死亡之海”变身巨大发电厂——阳光下,19万多块光伏板如蓝色海洋,从眼前流淌到天边。从空中俯瞰,光伏板呈骏马形状,将绿电源源不断地输入千家万户。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国内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基地100万千瓦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年。

  从与沙博弈到与沙共舞,内蒙古在可持续、可循环、可发展的沙漠治理新模式上不断探索向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习近平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纪实
~~~——防沙治沙的内蒙古探索
自治区党委网信办~~~
~~~——我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特刊
   第06版:旗县融媒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乡村振兴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公益广告
   第12版:收藏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争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儿童
习近平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人沙共舞 点沙成金
深入基层察实情 实地调研促提升
学思想凝心铸魂 建新功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