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由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科技小院”创新了农科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火热的内蒙古大地上,一个个农科学子驻扎在农村牧区的科技小院,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希望的田野;一块块广袤的田野,也给予农科学子们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这是一场青春与农业的双向奔赴!
广大农科学子牢记嘱托,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让小经济作物写好增收“大文章”
最近,在内蒙古土右旗甘露子科技小院,今春播种的从甘肃、重庆等12个地区引进的甘露子种籽,已长出了嫩绿的幼苗,50余亩的示范田是小院建设全国甘露子种质资源库的重要支撑。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文秀教授带着他的研究生们,细致入微观察照料这些田地。
去年11月,这个位于包头市土右旗西老藏营村的甘露子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团队的干劲儿倍增!甘露子是人们常说的地梨,西老藏营村已经有70多年的地梨种植历史,但是多年来仅销售初级农产品,农民收入微薄。科技小院“一手托两家”,因地制宜开展科普、培训、研究工作,实现甘露子种植的增产增收,同时通过食品加工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打通甘露子种植加工全产业链。
黄欢是孙文秀团队的在读博士生,也是小院成长的见证者。去年3月,疫情原因学校没有开学,在家的黄欢接到老师电话,土右旗甘露子产业存在加工难的问题,邀请她一起来攻克难题,她毫不犹豫拖着一个大皮箱就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家中来到土右旗。虽然前期也做好了条件艰苦的心理准备,但真正到了科技小院,她还是有些不知所措:“当我和师妹跟着老师第一次来到小院时,偌大的院子里空空荡荡,只有两排平房和一个小作坊式的酱菜加工厂。工厂几乎没什么先进设备,院里的露天土坑是蔬菜初腌贮存地点,缸里腌着一些泡菜都起了一层白膜。”黄欢一头雾水,这个简陋空旷的小院如何能跟科技产生关联?
而老师孙文秀却说:“小院选到这里非常好,到了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就这样,科技小院算是组建了。
黄欢、张艳香、高娜……几个研究生姑娘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开疆拓土”:小院没有检测仪器,旗农技推广中心爽快地把一些闲置的仪器让出来,姑娘们和农技推广中心的人一起,一趟趟把这些“宝贝”都搬回来。为了节省经费开支,姑娘们经常选择共享单车出行。比起生活上的不适,姑娘们更不容易适应的是身份上的转变,在学校时只需要做好自己的课题,而现在,还要跟村干部沟通团队的需求,跟树荫下的大爷大妈们聊天,了解村里种植甘露子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等等,每天都会提问和回答无数个“为什么”。
一次次地拉家常后,姑娘们了解到,甘露子每亩毛收入能达到1万元左右,但纯收入只有5000元,因为甘露子种植收获的人力成本很高。甘露子生长期长,之前当地农民习惯采用小麦套种甘露子的种植方法,这样又造成小麦收割十分困难。于是,团队提出了前期先在大棚内密植育种甘露子,地里只种植麦子,当麦子采收过后再移栽甘露子的想法,这样可以实现一块土地上一年可以收获两茬作物,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这一实验去年已进行了初步探索,今年团队还在进一步研究中。此外,甘露子保鲜技术和酱菜口味的研发,也是孙文秀老师交给姑娘们的课题,在传统风味腌制的基础上,姑娘们在实验室里尝试着开发俄式酸黄瓜口味、辣白菜口味、芝士口味等酱菜口味,忙得不亦乐乎。
眼下,科技小院的酱菜厂里,78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改造正在进行,同时也在申请食品加工许可。西老藏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文开充满期待地说:“厂子预计很快就能改造完成并投产,有了科技小院的支撑,我们将实现小酱菜托起乡村大产业的梦想。”
甘露子科技小院团队目前驻扎着黄欢、高娜、郝宇、王嘉欣、张艳香5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清一色的“娘子军”。站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欢感慨颇多:“在小院的这一年多,我深深体会到了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作为一名农科学子,希望脚下能时常沾满泥土,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让玫瑰产业走出芳香之路
这几天,又到了伊金霍洛旗玫瑰小院最繁忙的季节。玫瑰进入盛花期,马正政每天在花田与实验室不知疲倦地奔忙,他觉得这是一份甜蜜的事业。
伊金霍洛旗玫瑰小院由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技术系侯佳副教授牵头组建,作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的科技小院,小院建设的初衷是为鄂尔多斯市生态修复和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形成高品质的玫瑰产业集群。
马正政是侯佳团队的硕士研究生,在小院里,每天天刚亮,他就取上工具来到试验田,根据试验方案对玫瑰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并记录下株高、冠幅等实验数据。有时,他还会采摘玫瑰样本,再骑上三轮车载上装满玫瑰的整理箱返回小院,利用晚上时间抓紧整理数据、录入数据、查阅文献等。
玫瑰小院地处嘎查,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山东男娃马正政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在小院里,他第一次见到生长季不断开放的玫瑰,也深感自己玫瑰管理知识、修枝整枝等方面技术的匮乏。于是,他跟随老师深入田间地头调研,虚心向农户请教,收获了不少在学校接触不到的知识:玫瑰种植大户张海霞,闲暇时会跟团队成员分享一些当地的农谚,大家惊喜地发现,跟他们学的知识能够两相印证;张春梅是玫瑰产品研发的“土专家”,每天呆在实验室琢磨产品制作工艺,由她研发的玫瑰红茶一投入市场便打开了销路,她执着、认真的钻研态度让马正政和同学们深受触动;秦海娥也是当地的玫瑰种植能手,她经常会和这些科班出身的研究生们探讨,为什么有的玫瑰植株矮小、叶片会变黄?为什么有的玫瑰花苞在开放前就变黄了……这些问题,马正政都会记录在日志中,并在组会中与老师和同学们分析、讨论,并确定初步解决方案。
内蒙古冬季气温很低,是玫瑰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马正政便特别留意玫瑰的越冬管理。他发现,当地惯用的平茬方式虽然能使玫瑰安全越冬,但不利于来年枝条大量萌发,这可能是当地玫瑰产量低的原因之一。针对此,他提出了几种特有的整枝方式,并得到了侯佳老师的支持。今年5月以来,通过定期记录不同整枝方式的生长情况、产花量等数据,团队初步确定了整枝方式,下半年将进一步推广。“你刚来时跟我问这问那,还以为你城里娃娃不懂种地,想不到你动动剪刀就能带来这么大变化,我以后得多向你请教啦!”看到地里的玫瑰开花早、花量明显多于往年,张海霞高兴地对马正政说。
“虽然小院的工作苦点儿累点儿,但一想到工作给这里带来的改变,苦累似乎都烟消云散了。”马正政笑着说。
记者手记:
几天的采访下来,农科师生们学农知农爱农的情怀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人。黄欢一提到小院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就滔滔不绝;马正政每每说起自己的玫瑰整枝方式,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在科技小院里,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在实践中历练兴农本领,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涌现出一个个未完待续的青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