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记者在该项目鄂托克旗乌兰镇苏吉嘎查试验基地,看到流沙地里一行行寸宽的黑色微灌带整齐排列,晶莹小水珠从小孔缓缓滴落,几分钟顺着管带便出现一条10厘米宽的湿沙带。水滴过处,一簇簇柠条幼苗组成了一条条绿色植物带,在白茫茫的沙地里格外引人注目。
该项目专家组专家、鄂托克旗农牧局总工程师黄斌蹲下剖开一穴柠条苗,激动地对记者说:“你们看看,这是我们今年4月种的柠条,已经长到3厘米左右了。”他又指着紧挨的一片地说,“那是我们去年9月7日播种的,经历今年开春2次春冻2次返青,现在也已3厘米高了,这表明我们的辅助栽培沙漠柠条种植技术成功了!这一技术与扦插或移栽柠条幼苗等种植方式相比,成本节约50%,而且我们按穴播种,每个穴中一次能出5至6株苗,这比单个移栽能生产更多的柠条,能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经济效益。”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地处毛乌素沙地北缘,属于典型的草原荒漠化向荒漠化草原过渡地带,也是鄂尔多斯市土地面积最大的旗县,完全裸露的沙地大约有60平方公里,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9%。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鄂托克旗快速行动,2022年,该旗农牧业局组织区内外专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攻克生态安全屏障难题,决心用沙技术换来优质畜牧草场,为牧民致富找到新路径。2022年11月向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递交了兼顾生态—生产功能的沙地利用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书。
该项目顾问、专家组专家、乌兰察布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负责人关慧明介绍道:“早在2010年,我们与黄斌就在讨论利用沙漠发展牧草产业,想把现代农业的核心技术融入进来加快改造沙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当地的科技人员和农牧民发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例如沙子的保水作用。沙子下面的水因为有沙子覆盖没有形成虹吸蒸发,把水保护起来了。还有我们以往认为沙子的蒸发量能到2000毫米,通过我们多次测量发现,沙子表面以下的蒸发量达不到2000毫米。并且对已生长20年的柠条地进行考察发现,在一定的密度条件下地下水位也不会下降。这样,我们得出了1亩地只需要0.5吨至1吨水就可以在沙地里种植柠条的结论。去年试种,今年成功出苗了,而且,可机械化播种,效率大幅度提高,适合大面积推广。”
黄斌说:“这几年,我们几乎跑遍鄂尔多斯境内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走访了近千户牧民,■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利用水分速测仪器,进行了60多次的测试,发现一般情况下3厘米沙层下便有水,最厚干沙层也不超过17厘米,含水量达到11%至12%,这就得出沙子有保水特性。于是,我们便依据这个结论开始种植。”
那么该种什么?黄斌说:“2021、2022年,鄂托克旗大旱,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以前的绿化地,除柠条外,其余植物全部死掉了,只有柠条返青成活,这说明只有柠条更适合沙漠种植。”于是,从去年9月到今年春季,他们经过塑料覆膜种植、无纺布覆盖种植、草帘子辅助种植等8次试种,最终发现使用微灌带先滴水渗透3厘米干沙层,再用播种机把催生的柠条籽、肥料共同播下,仅两天,柠条便可发芽。就像现在3厘米高的柠条幼苗,向下扎入沙里的根就有7厘米长,而且种一亩,用水量仅为0.5吨。
关慧明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区考察时指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要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绿进沙退’的好势头,分类施策、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地区规模化防沙治沙,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提高治沙综合效益。这对我们科技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我们加紧试验,摸清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的沙水共生分布情况,在浇水施肥播种等方面进一步实验完善种植技术,为提高播种质量扩大种植面积提供技术支撑,尽快把这些沙漠绿起来,让群众富起来!”
据悉,截至目前在鄂托克旗用辅助栽培沙漠柠条种植技术播种的柠条面积已达到400亩,成活率达到了97%,位于该旗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的毛乌素沙地核心地带正在建设2000亩试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