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帮办代办全覆盖 政务服务暖人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武峰 王林喜

  6月19日,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工作人员刘佳伟正和同事们忙着给县里各个乡镇和行政村发放“帮办代办工作证”,如今,兴和县政务服务便民体系正在不断向基层延伸,通过在全县各乡镇、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帮办代办”便民服务窗口,使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可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张文娟是兴和县卫健委设立在政务服务大厅代办窗口的工作人员,一上午就接待了20多个前来办事的居民,小到医护人员手册变更,大到医疗机构许可证办理,都能一站式解决。

  在兴和县农牧和科技局代办窗口,张辉霞正忙着给一位农民办理生鲜乳准运证。

  “这次县里给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坐在家里,就拿到了优待证。”兴和县鄂尔栋镇鄂卜坪村村民李来换说。

  在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的过程中,兴和县推行“三个一”工作法,村级帮办代办的优质服务,把政务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送到田间地头,实现了群众办事“零跑腿”,帮办代办全覆盖。

  年初以来,为助力群众办事“一次办好”,兴和县不断推出新举措,推动帮办代办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队工作专班让帮办代办正规办,一套工作制度让帮办代办高效办,一个典型示范让帮办代办热情办。”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朱瑞说,“探索构建起由政务服务部门牵头,乡镇直接负责,有关部门参与,多位一体、密切协作的村级帮办代办服务体系,效果明显。”

  政务服务局局长侯佐民介绍说,通过树立“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和“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的服务理念,便民服务真正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和村(社区)全部达到“八有”标准,已经确立赛乌素镇李茂村、店子镇卢家营村、城关镇西官村3个村为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的示范村,同时将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下沉至村镇站点,全县1288项事项实现“早晚弹性办”,785项事项实现“六日预约延时办”、线上线下“好差评”服务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乌兰察布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乡村振兴
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民族团结 “粽”有情
典型引路添活力 农户增收见“薯”光
吴秀花:解决林草有害生物 绿色防控难点问题
何淑珍:打造自治区企业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询价公告
帮办代办全覆盖 政务服务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