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乡间

  □犁夫

  乡间

  经络间,是一条条小路相连。

  一声声咳嗽,都是天地之间的方言。

  不用额外的说明,喜鹊与乌鸦,都在发表欢喜与忧伤的感叹。

  门口的雏纹,简单地注解着紧锁的院落,偶尔,一两声犬吠,在攥紧的询问中,叩击门环。

  或许,在老树的枝条里,还能找到昨天的风雨,浓稠的眼霜,勾勒沧桑的流年。

  一碗浓茶在一次次稀释,晚霞的颜色,在交谈中一句句变得平淡。

  咸渍渍的话题,都是由一滴滴汗水引发,任凭那一地的庄稼,摇曳着日子,在丰歉之间,肆意圈点。

  辣椒的味道,往往是挂在墙上的宣言,静默无语,是一种性格的展览。

  一枚鸡蛋,可以解释黎明,砖瓦砌进的褶皱,在一个个院落,守护着冷暖。

  一次次的羊咩和牛哞,标注着生机,弯曲的背影与深深的小巷,都隐藏进潮湿的视线。

  锄头无法解释坟墓,经幡飘扬的惦记,震悚了心灵的盲区,磕头祈祷的姿势,在锄头上弯了一下,泥土中的情思,深深浅浅。

  还是点燃绿色的火把,不用悲壮,不用锣鼓喧天,从清明开始,悄然将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然后,等待发芽,等待一场春雨的浇灌。

  走在乡间,冬天裸露着所有的疼痛,包括那些长出让我们流泪的田垄,以及我们看不见的惊喜,还有被我们抛弃的情感。

  瑟瑟发抖的荒草,在残雪中,遮遮掩掩。

  还有,吱吱嘎嘎的脚步,不知是否还能走回从前。

  乡间,毕竟藏着一个家园。

  就在心里构筑它吧,让它永远飘荡着一缕炊烟。

  小米

  就这样,一穂谷子长在地上。

  就这样,一碗米饭摆上桌上。

  从播种到破土,从耪青到灌浆,从收获到入仓,滴滴汗水,总在葱茏的田野上流淌。

  一粒谷子,在八千年的风雨中吸收营养。

  一首民谣,在八千年的炊烟中传承吟唱。

  诗经,有小米写成的诗行。

  五谷,有粟连缀成的意象。

  一粒谷子,长成挺立的谷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都能听见谷子拔节的声响。

  一穗谷子,碾压成黄澄澄的小米,穿越千年的饭桌,香喷喷的诠释着洪荒。

  就这样,从播种的希望,到白露为霜,谷子挺拔的身姿,摇曳成沉甸甸的重量,低着头,感恩着雨露阳光。让汗水再一次洗礼汗水,让匆忙再一次匆忙,把粒粒皆辛苦的句子,用稚嫩的童音诵读,牢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沧桑。

  就这样,从犁开的泥土,到锄禾日当午,谷子血脉般的根须,吸吮着太阳的光芒,挺着胸,坚守着秋的辉煌。让信念再一次坚定信念,让成长再一次成长,把汗滴禾下土的感叹,用老黄牛的步履解释,谱写农耕渔猎如火如荼的乐章。

  有歌颂之,有舞蹈之。

  手舞足蹈的祭祀,把小米供奉给神灵品尝;暮鼓晨钟敲响,小米的馨香弥漫。

  小米,香香的味道;小米,细细的模样。

  一粒米,就是一粒金呀;一捧米,就是袅袅炊烟的诗行。

  七月流火,垄垄谷田泛起波浪;十月获稻,打谷场上歌声悠扬。

  一粒谷子,收获了梦想;一粒谷子,也历经了水与火的艰难稼穑。

  生命,需要营养。

  历史,记录时光。

  一粒小米,就是一个故事;一碗米饭,就是一个宝藏。

  在我永远抺不去的记忆上,小米刻上了铭心刻骨的形象。

  在人生苍茫岁月的入口,小米写下了循循善诱的字词句章。

  哦,小米。

  哦,芬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科技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乌兰布统,自然的旋律
绿野长风
走进盎然的七月
大漠驼影
在乡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