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出去”让“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本报记者  马芳

  “相约北疆 文颂中华”。7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以来,优秀剧目汇聚一堂,精品力作精彩呈现,观众对“家门口”的这场高品质文化盛宴赞不绝口。

  在文化节舞台上,多部基层排演的优秀剧目被关注、获认可,让“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这些剧目非常值得一看。”市民吕翠玲连续看了好几场演出,赞不绝口。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牧骑排演的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真情演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乌兰牧骑原创漫瀚调现代戏《同心记》,唱响基层百姓在党的领导下齐心致富、同心筑梦的动人故事;赤峰市宁城县乌兰牧骑带着排演的现代评剧《忠诚》,从宁城县来到呼和浩特市,声情并茂的表演催人泪下……内蒙古这些本土原创舞台剧,将当地的舞蹈、音乐、戏剧等艺术元素跨界融合,以鲜活的舞台艺术作品精彩呈现。

  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出品人李燕东说:“文化节上演完后,我们在乌兰察布市进行了汇报演出,又去锡林郭勒盟进行了巡演。通过本届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音乐剧《人民楷模都贵玛》被更多的人关注、认可,也激励主创团队不断进步。目前我们正在联系北京和上海准备‘走出去’演出,计划明年进行全国巡演,把人民楷模都贵玛的大爱传奇传递到祖国各地。”

  今年以来,内蒙古文艺火遍大江南北。3月14日,《骑兵》开启2023年全国巡演,从首站北京到回归呼和浩特,而后奔赴长沙、泰州、南京、保定、潍坊,所到之处,一票难求。除《骑兵》外,还有交响乐《旗帜》、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民乐映九州《塞上牧歌情》马头琴音乐会、奈热乐队专场音乐会等,这些文艺作品先后走进全国40个城市,开展了近60场巡演,收获了10万现场观众的掌声与好评,更获得无数粉丝为内蒙古点赞。

  好的舞台作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北疆文化”品牌越擦越亮,通过艺术表达把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形象树起来,进一步提升了内蒙古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为了弘扬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纪念战斗并牺牲在开鲁县的“革命音乐家”麦新,开鲁县乌兰牧骑创作话剧《赤子长歌》(原名话剧《大刀进行曲》)。从2015年开始创作剧本到2017年开始排演,■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直至今日已经在区内外演出近百场,曾赴麦新的祖籍江苏省常熟市以及江西省南昌市和井冈山市进行演出,受到当地政府和观众的高度评价。开鲁县乌兰牧骑艺术总监史文山说:“外出巡演对演员的帮助很大,在井冈山革命圣地,演员们接受了一场红色洗礼,对剧情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演出过程中结合观众的反响,我们边演边改、越演越好,在不断完善中打造精品。”

  随着这场汇聚精品的文化盛宴精彩呈现,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提升内蒙古的正面形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必将更好地推动“北疆文化”走出去,向全国展现“北疆文化”的非凡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主席回信在香港引发热烈反响
~~~
~~~——写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
~~~——从重大项目推进看内蒙古高标准布局
~~~同比多增1080.7亿元
11亿元、50万人次、4亿次曝光量!~~~
~~~
~~~
~~~
特别策划·讲述北疆文化故事~~~
省水省肥省人工 增地增产增效益~~~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推动爱国教育更上层楼 激励青年奋发报效国家
王莉霞主持研究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
正义的胜利 和平的胜利 人民的胜利
聚链成势做大总量挺进中游
1—6月全区社会融资 规模增量2655.1亿元
内蒙古旅游那达慕为 锡林郭勒带来大商机
图片新闻
“北疆文化 青城印记——寻迹 文化符号集群”征集活动启动
“走出去”让“北疆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遇见河套人:一幅壮阔的历史图卷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