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样的故事讲不完

——“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入选剧目话剧《赤子长歌》观后
  ◎余征

  由通辽市开鲁县乌兰牧骑排演的红色剧目——《赤子长歌》,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重点扶持剧目,历经多年打造,于2023年7月在“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上拉开帷幕。剧目全长90分钟,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留给观者无限遐想。

  生活在今天,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回望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让当代的很多年轻人多少有些穿越,那是一段每位中国人都应该永远牢记的记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一首响亮的歌声迅速传遍中国大地,从上海的街头传遍每一个角落,在抗战的前线,在广大的后方,在延安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处处可以听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

  曾几何时,无数国人,无数先烈,在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而一首《大刀进行曲》则唤起亿万国人奋勇杀敌的斗志,并把压抑在心底的呐喊唱遍了大江南北。那个时候的国人有多少是高唱着这首歌,高举着杀敌的大刀,奔赴战场;又有多少有志青年,在鼓舞的歌声中来到延安,跟随着心中的信仰,来到了中国抗战决心最坚定的地方。

  一首歌曲能够得以流传,不仅仅是因为曲调动听。话剧《赤子长歌》中的歌曲,是中国人不屈不挠、奋起抵抗、永不放弃的抗战决心的真实写照,是彼时国人发自心底的声音。无论什么年代,无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地方,如有敌人来犯,我们心中依然会响起这首歌,它会唤起力量、振奋斗志,会生成前赴后继的勇气。每个时代的青年都应该有这样的坚韧性格,这就是话剧《赤子长歌》的立意和创作初衷。

  话剧《赤子长歌》围绕麦新创作歌曲“大刀记进行曲”前后所经历的历史过程展开,将全剧分为八场,把屈辱的、受压迫的、毫无尊严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渴望胜利、打败日寇的决心,作为强烈的时代背景冲突进行展现。

  “信念熔炉”“绝不后退”两场戏,将主人公麦新的成长,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展示,同时展示了旧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官僚资本主义欺压的真实状态;而“奔向延安”和“新的征程”则讲述了主人公从上海的进步青年,到延安接受培养,最终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前线指挥员;“匪患猖獗”“鱼水情深”两场,通过鲜明对比,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天换地、打击反动势力与残匪的决心;最后两场“暗度陈仓”“永不后退”,则将全剧推向高潮,把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青年革命音乐家,为人民、为国家、为民族不惜奉献生命的家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部剧是想让世人知道,他(麦新)虽然没能看到新中国的建立,但是,他所留下的上百首歌曲依旧可以鼓舞人民、鼓舞士气。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麦新这个名字,却还是在他创作的歌声中得到鼓舞,获得勇气,这就是革命音乐家麦新为中华民族留下的宝贵财富。

  在不忘初心的道路上,麦新用年仅33岁的生命,书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青年奋斗史、革命音乐史、革命青年成长史。这一过程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永存。他留下的歌曲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象征着团结,象征着绝不屈服,象征着时代和人民的追求,那是一种永远向前、永远和国家民族牢牢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精神。“虽然大刀无法阻止敌人的坦克战车,但是再强大的敌人也无法战胜一个团结起来的中华民族!”

  “因一首歌了解一个人,因一个人成就一部剧”。话剧《赤子长歌》从红色根系中走来,而且必会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这样的故事讲不完,因为它们是中国最具时代意义的,是中国特色中特有的,它们是无数先烈、国人用鲜血铸就的。它们是国家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它们凝聚了太多的民族闪光时刻,集结了太多仁人志士的豪情。如果,我们忘记了为何赤子有长歌,又怎会铸就出一片丹心的常青。

  (本文图片为话剧《赤子长歌》剧照)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美术作品展观后
~~~——“第二十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入选剧目话剧《赤子长歌》观后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旗县融媒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先锋
   第12版:收藏
歌曲《春姑娘》:给人以温暖与明亮
聚焦时代主题 讴歌奋进征程
这样的故事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