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田间 播种希望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⑦
  □本报记者  宋爽

  这段时间,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内蒙古农业大学燕麦及杂粮种业创新基地服务团队带头人刘景辉教授不畏酷暑,经常蹲守在田间地头。他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来到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上三道沟与中清公司共建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示范基地,针对农户生产中的问题设计试验方案,走村串户做调研。

  2005年,刘景辉开始在清水河县开展旱作农业栽培技术相关研究,通过开展旱作燕麦、黍子等杂粮作物栽培技术研究,配套抗旱高产品种,集成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一膜五行穴播旱作燕麦及黍子栽培技术各1项、谷子全生物降解地膜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1项,并配套相应播种机械,形成了“高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户(企业)”的示范推广模式,燕麦旱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000余亩,较不覆膜(农户种植方式)增产45%以上,亩纯收入950元左右;黍子旱作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000余亩,较不覆膜(农户种植方式)亩增产20%以上,亩纯收入1100元左右;谷子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示范推广1000余亩,与普通PE地膜产量无差异,但节约地膜回收成本。该项旱作技术带动了清水河县的杂粮产业发展,真正实现了科技服务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我们老百姓想干一番事业不容易,刘教授来了以后给我们添了底气!”提起刘景辉教授,清水河县的村民们满怀感激。

  “做研究就是要‘咬’得紧大难题、坐得住‘冷’板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科学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刘景辉是这样告诉学生的,他也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将这种精神注入工作各个环节,将所学不遗余力地贡献给“三农”事业。

  数据是最有力的诠释:刘景辉主持或参与开发推广的科研成果累计纯增收益超过10亿元;主持完成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内蒙古黄土高原抗旱播种保苗艺机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清水河县、凉城县、准格尔旗等地,连续3年累计新增总产值1.37亿元;主持完成的“优质高产饲用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饲用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生理基础研究”等项目在通辽市、呼和浩特市的10余个旗县区累计示范种植303.5万亩,平均亩增纯收入133.8元……

  严谨、求实是刘景辉的工作态度,也是他对学生的要求。

  立足农学专业学生实际,刘景辉提出了“动眼看、动脑想、动手做、动笔写、动嘴说”的“五动递进”教学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看出来、想出来、做出来、写出来、说出来”的“五个能力”,首创实践了“一制五关二十节”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为农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项教学模式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倾注一腔热血,收获满园桃李。截至目前,刘景辉培养博士毕业生24人、硕士毕业生50余人,其中12人获公费资助赴加拿大、白俄罗斯等国留学,9人获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多人获得博士、硕士自治区奖学金,3人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学位论文。

  这些成绩不是简单的数字累计,而是针对产业问题的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刘景辉提出的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法,转化为新技术、新成果,他用一颗紧贴农民的心,用一双扎根田地的脚,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中国·通辽肉牛产业 高质量发展大会开幕
团结花开幸福来
全区婚俗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 货运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
上海银行投身内蒙古两大沙地歼灭战
中国海油在我区首个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落地
袁明铎同志逝世
看“乡土人间”里的时代印记
赤峰市第十六届红山文化旅游节开幕
盘活乡土人才 激活“一池春水”
坚守田间 播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