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出处】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一)

  【原典】

  道力战万籁,微芒课其功。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相彼鸾与凤,不栖枯枝松。

  天神倘下来,清明可与通。

  返听如有声,消息鞭愈聋。

  死我信道笃,生我行神空。

  障海使西流,挥日还于东。

  【释义】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是清末著名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所作的一组古体诗。“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出自第一首,意思是说,如果连自己的心都控制不住,又怎么能够战胜客观世界呢?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心力”的推崇,旨在阐明精神力量足以战胜外界干扰。后人常用这两句话勉励,人只有从自身入手,管好自己的心智,控制好人性的贪婪、惰性等缺点,方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在《壬癸之际胎观第四》一文中,龚自珍又言:“心无力者,谓之庸人。报大仇,医大病,解大难,谋大事,学大道,皆以心之力。”天下万事无一不需要“心力”为之,有“心力”才能有所担当、有所进取。其实,龚自珍的非凡才气、过人意志、宏伟抱负及其诗文中丰富奇崛的想象、壮丽浩渺的意境,也均源自他的“心力”。

  “心”是精神之源,是信仰之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心,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和行为举止。面对外部客观世界,人难免受到各种欲望的诱惑,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克制内心中的欲望杂念,涵养高尚品德,提升精神境界,如此才能百毒不侵、力量无穷。

  【启悟】

  重视修心是儒家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王阳明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寸心”虽小,但却主宰着人的行为,控制着人的活动。

  “胜寸心”,其实说的便是人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先战胜自己。固然每个人天生都有弱点和缺陷,在一生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以及无数意想不到的挑战,每当这个时候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就可能会动摇奋斗的决心,让人产生退缩甚至放弃的打算。这时就需要强大心智去战胜内心中懦弱、胆小的自己,激励自己勇敢战胜困难和挑战,在困境中坚持奋斗。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胜寸心”是一件难事,既需要持之以恒,更需要坚韧不拔。唯有常存修身之念、常怀敬畏之心,严于律己、坚守本心,不为名动、不为利诱,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面对纷繁世事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都有所作为,在心无旁骛的奋斗中成就一番事业。(袁宝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广告
来一场博物馆与公众的双向奔赴
畏法度者最快乐
“跨省通办”更便捷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花式解压”须防过犹不及
以学促干求实效谋实绩
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