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市】

  武川县

  10余万亩藜麦喜获丰收

  本报呼和浩特11月14讯  (记者  皇甫秀玲)日前,武川县种植的10余万亩藜麦喜获丰收。“今年,俺们家种植的百亩藜麦每亩收获300多斤,除去成本,净利润达8万多元。”68岁的西乌兰不浪镇四大永村村民靳忠孝津津乐道地分享丰收喜悦。

  近年来,武川县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在藜麦产业上下功夫、求突破,在产业链条上谋发展、建体系,形成了集“品种培育、规模种植、精深加工、示范引领”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构建了集“科技研发、品种示范、良种繁育”于一体的产学研体系,打造了中建宝、谷农等深加工产业集群,年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0万亩左右,占到全国种植面积的30%,成为我国最大的县域藜麦种植、原粮生产基地。

  下一步,武川县将以藜麦科技小院为核心,以西乌兰不浪镇主产区为中心,以建立藜麦产业综合基地为重心,做好藜麦产业大文章,牢牢守好“武川藜仓”这一品牌,全力打造全国第一的藜麦产业基地,努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脸上笑起来、日子美起来。

  锡林浩特市

  全国首个跨省特高压外送配套共享储能电站完成施工

  本报锡林郭勒11月14日电  (见习记者  朱媛丽)近日,总投资约5.5亿元的锡林浩特市泰富150兆瓦/300兆瓦时共享储能站经过6个月的前期建设,目前已完成施工。

  该项目位于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是全国首个跨省特高压外送配套共享储能电站,也是锡林浩特市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计划年内与泰富风电1000兆瓦大型风电基地项目同时投运,建成后年销售电量可达6.9万兆瓦时,实现产值8250万元,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锡林浩特市乃至锡林郭勒盟新能源消纳和调峰调频能力,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定不移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带动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落地实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锡林浩特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10个,总投资408亿元,年度投资73.4亿元。

  奈曼旗

  抢抓黄金期开展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

  本报通辽11月14日电  (记者  鲍庆胜)近日,奈曼旗各地抢抓秋冬施工黄金期,紧锣密鼓开展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明年土地增产、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在新镇博等沟村一处施工现场,十几台大型机械已将这片坐落在山坡上的农田平整完毕。新建成的梯田式高标准农田更有利于水土保持,远远望去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村党支部书记崔景阳介绍,博等沟村此次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3100亩耕地,于10月中旬开工建设,近期即可完工。

  博等沟村位于奈曼旗浅山丘陵地带,许多耕地坐落在山坡上,高低不平的坡田难以满足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要求,且难以灌溉。随着项目建设进度的不断加快,村民太海星家的耕地即将告别这种状况。他高兴地说:“特别盼着这个好项目来,土地增产了,每亩地最少多打400来斤粮食。”据了解,2023年奈曼旗秋冬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万亩,涉及新镇、土城子、青龙山3个乡镇12个嘎查村,目前各地已陆续开工建设。

  鄂温克族自治旗

  户厕改造“三种模式”覆盖牧户

  本报呼伦贝尔11月14日电  (记者  李可新)日前,记者在鄂温克族自治旗锡尼河西苏木牧民阿木尔家中看到,室内的水厕所是由牧民自建的,马桶、淋浴等卫生间设施一应俱全。根据阿木尔家的化粪池容积,鄂温克族自治旗乡村振兴局给予了他5000元的补贴,基本满足他家建设厕所的费用。

  2022年,鄂温克族自治旗乡村振兴局为户型小、不适合建设室内水厕的454户牧民改造了卫生旱厕,解决了传统旱厕味道大、苍蝇多、不卫生等问题。2023年,又引导牧民改建水厕,安装负压式新型水厕228户,完成牧户自建水厕104户,为符合条件的自建水厕实行一户一宅一厕奖补政策。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建设改造,卫生旱厕、牧户自建水厕、负压节水新型水厕3种模式覆盖了全旗牧区的所有牧户。针对户厕“三种模式”后期维护问题,新建卫生旱厕增添了排气孔、盖板等,基本无需后期维护即可实现循环使用。让牧民“方便”的事情变得方便,一个个小厕所免去了家家户户的困扰,让乡村更加宜居,让牧民生活变得更加舒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阿拉善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乡村振兴
就业“饭碗”盈满民生幸福
精心酿造“源在 兴安”的幸福味道
【集市】
非遗进课堂 文化焕光彩
百亩枣园兴产业 支部领头“枣”致富
小小“议事亭” 解忧“大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