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 擦亮“国家级”名片 打响“经”字招牌

经济技术开发区阔步迈向“千亿级园区”

  当全区各地全力冲刺全年目标时,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前10个月已经夺取全年“双胜利”,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23.9%,完成全年收入任务17.4亿元的103.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9亿元,完成年初确定48亿元目标任务的101.9%。这组亮眼数字的背后是收获是奋斗,更是希望和力量。从争做首府工业经济的“火车头”到发挥工业经济“火车头”作用,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以“加速度”的姿态奔向未来,力争用2至3年时间加速向实现“千亿级园区”目标迈进。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推动项目进展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在优化产业布局、扩大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提升亩均效益上持续发力,初步形成了以两大主导产业为引领,以4条支柱产业链和11条细分产业链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以高水平营商环境的先导区、创新区建设为目标,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构筑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园区。

  眼下,穿梭来往于工地的施工车辆、紧张忙碌的项目建设者、拔地而起的标准厂房......与以往冬天相比,这个冬天显得格外“热”。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已经制定了冬季施工和供暖专项方案;双杰电气施工全部转到了室内,确保明年4月投产;标准厂房通过园区代建厂房和集中建设厂房等模式,吸引企业入驻,目前,3栋厂房已具备交工条件,其他4栋厂房均在争分夺秒抢抓施工进度,力争早日交付使用。呼和浩特市首家落户的教育照明产品制造企业——内蒙古博悦科技公司,率先享受到了此份“红利”。11月9日,经开区在成都与聚迪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全生物降解材料生产项目签约入驻......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加快项目建设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主线”明晰:着力提升现有产业链发展能级和制造业竞争力,大力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集中攻坚生物医药和新材料、装备制造两条重点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头部企业和延链补链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龙头企业骨干作用,加速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有效发挥重点产业“群主”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链园结合”,着力打造呼和浩特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细化两大主导产业“一图谱、六清单”,当好勤服务、优服务的“店小二”,全面执行“按图索骥、有的放矢”的招商引资战略。

  为方便企业员工出行,目前,已开通园区企业公交线路3条,并增设园区夜班专线;开通14条到达园区的直达专线,同时,园区还投放500辆共享单车方便园区企业员工出行。建立领导包联工作机制,专班推进项目实施,通过“拿地即开工”、容缺受理、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等措施,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进程,努力打通审批、资金、基础配套等各环节堵点,同时协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工、市场、物流等问题。年初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门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与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交通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仅7个项目的贷款授信额度就达25亿元以上。2023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排1.2亿元的预算用于切实履约践诺、优化营商环境,以“有诺必践、践诺必果”的坚定决心,以最大力度、最优服务、最强保障落实用心用情为驻区企业提供更精准优质的服务保障。截至目前,3年共为21家企业兑现优惠政策资金2.8亿元。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闯劲助力项目增效

  11月12日,内蒙古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1万台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外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标志着企业更好的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截至目前,入驻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阿特斯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双杰电气新能源电力装备制造项目、正泰集团智能制造项目、国佳公司纳米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幸福号电动车生产组装基地项目、正耐电气智能产业园、标准厂房一期建设项目、金宇保灵A9兽用疫苗生产项目、福明光伏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国润能源集团电池制造及组件项目、中科禾华北方惯性导航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双奇药业生物智能制造5.0产业园项目均已开工。正在推动华耀光电10GW光伏N型电池片生产项目、昌瑞公司年产600万片半导体晶圆片和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快充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众环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园项目、普泽生物“国家益生菌产业示范园”项目加快开工。

  以“风起扬帆正当时”的冲劲展示开发区速度

  从6月6日双杰电气集团内蒙古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开工,到8月2日阿特斯光伏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开工,不足两个月时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百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连续开工的记录。其中,双杰电气集团内蒙古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创造出签约——建设——投产周期只有12个月的时间记录,再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开发区速度”。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落实国务院印发《意见》,在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上,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窗口期,广泛拓展新能源应用场景,“大干快上”推进氢、风、光“三位一体”新能源产业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开发区”。

  做好氢能文章,实施氢能产业建链计划。储备一批制氢储氢及氢能源下游应用产业链项目,实现从“0到1”的建链突破,在自治区率先建成产业链条完整的氢能产业园;做好风能文章,实施风电装备制造补链计划。储备一批风电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实现从“1到N”的补链延链;做好光能文章,实施硅基材料强链计划。推动硅基材料产能、技术、品牌“全方位”提升,形成垂直化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从“N到N”的裂变升级。

  金宇生物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动物疫苗制造基地;阜丰生物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味精、黄原胶生产基地;远景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为集团北方公司的大本营;国佳内蒙古新材料有限公司硅基负极产业化项目有效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纳米材料产业空白……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经济能级的提升,在向着建成内蒙古一流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国家级动物疫苗生产和研发基地、产业链条完整的硅材料产业集聚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产业高地阔步前进。

  (通讯员  李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北疆文化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出彩
经济技术开发区阔步迈向“千亿级园区”
养鸵鸟 富起来
前三季度进口值增长率创历史新高
跻身全国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一场“文旅+赛事”的研学之旅
“交地即交证”政务服务改革正式落地
宝拉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
为兴安奶业振兴“强筋壮骨”
“税收黑名单+联合惩戒”为失信者拉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