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河区

“畜牧专家成了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

  □本报记者  薄金凤  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舒

  近日,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五组村民张建忠家的羊圈里,驻村第一书记孙亚红正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采集羊粪样本。

  “这段时间,我们家的羊吃饲草料和饮水量都减少了,我担心羊肚子里有寄生虫,于是让孙书记过来帮我看看。”张建忠说。

  在孙亚红的指导下,张建忠还学会了检测羊粪等一些养殖中常见病的治疗办法。

  “专业的养殖指导就在身边,畜牧专家成了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特别感谢孙书记,给我们办了不少好事!”

  棋盘村六组村民李根贵自豪地说:“家里的羊一生病,我就第一时间给孙书记打电话,孙书记马上过来进行诊断并指导用药。”

  李根贵口中提到的孙书记就是孙亚红,她1988年参加工作,是临河区畜牧水产工作站的农业技术推广科技人员。2015年,她主动请缨,到干召庙镇棋盘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至今已有8年时间。

  棋盘村一直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畜牧业发展薄弱。孙亚红认为棋盘村的出路就是农牧结合、以农促牧、以牧兴农,发展循环产业。确定工作目标以后,孙亚红着手引进龙头企业,同巴彦淖尔市团众公司洽谈合作,以“放母收犊”的方式在村里发展肉牛养殖。为了发展村里的畜牧业,孙亚红主动与科研院所对接,争取科研项目进村落地,并于2022年成立“肉羊科技小院”。

  “一直以来,乡亲们都习惯种植玉米和小麦,畜牧业是短板,所以农作物秸秆都浪费了。自从有了‘科技小院’,自治区和市里的专家学者经常来给我们讲课,通过以农促牧、以牧兴农、农牧结合的方式,拓宽农民增收路子。”棋盘村党支部书记吕志明说。

  目前,棋盘村常住户209户,养殖户就有186户。记者在棋盘村五组村民杨保柱的羊圈里看到,他家有100只母羊和50只羔羊,个个膘肥体壮。“以前自己没经验,最多养几十只羊。后来,村里有了‘科技小院’,专家经常来给我们培训指导,现在我自己也快成半个兽医了,所以羊就越养越多了。”杨保柱笑着说。

  “‘科技小院’是以科技兴农为根本目的,紧扣棋盘村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农牧业科技创新、农牧业技术服务、农村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培训开展工作。‘科技小院’为零距离服务养殖户提供了平台,也为养殖户咨询专家创造了条件。”孙亚红告诉记者,目前,棋盘村“科技小院”的技术支撑科研院校主要有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大学、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4所科研院校。

  驻村工作之余,孙亚红还在村内组建了舞蹈团、合唱团,每逢重大节日就组织开展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在她的带领下,棋盘村如今喝酒打麻将的少了,家家比的是如何增收致富、培养下一代。

  孙亚红还创新“党建+”发展模式,组织棋盘村与胜丰村、立新村成立了富民产业联合党支部,秉承“传帮带扶”发展理念,共同发展乡村产业,到2022年,联合党支部成员已经扩展到了5个村。

  “我们依托棋盘村一万多亩优质耕地,种植小麦、玉米、番茄、西瓜等,因地制宜打造粮食蔬菜输出基地,以‘一村一品’品牌为引领,走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之路;同时,继续提高村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发展优质肉羊与肉牛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孙亚红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旗县融媒
   第06版:生态环保
   第07版:文件
   第08版:要闻
   第09版:出彩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收藏
“撤墙并院”构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工伤认定上门办 主动服务暖民心
【集市】
织牢基层消防“安全网”
耕地深松作业 政府“买单”农民受益
“畜牧专家成了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