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是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课题组负责人孙金松介绍,建筑群位于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内城西南侧的坡地上。坡地北高南低,南侧发现石质护坡墙5道,每道逐层向坡地北侧递进,在坡地的中心位置形成了一个大平台,平台中部营建有一排五连间的房址。房址为地面式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室结构,墙体为黄土夯筑而成。房址地面和墙面均用厚约1厘米的白灰泥抹面,较为平直光滑。门道外铺砌一排石板散水,散水南侧使用石墙合围成院落,在院落的北侧、南侧经过试掘和勘探,亦存有白灰面的房址、石墙等建筑,确定坡地的建筑是由五个联间组成的建筑群。
在该建筑群的使用堆积和倒塌堆积中,出土了大量陶片、动物骨骼以及少量的石器,其中出土陶片可辨器形有斝、鬲、盉、瓮、都等,■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均是本地龙山时代永兴店文化的典型器物,且年代偏早。另外在石质护坡墙的使用堆积里出土一件高领、折腹、锥足的斝,与山西白燕遗址庙底沟二期文化偏晚阶段的斝形似。
课题组根据该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房址结构、出土典型器物,结合山西、陕西已发掘的高等级建筑群的特点,确定该建筑群是内蒙古地区龙山时代早期高等级建筑群。课题组成立5年来,勘探出后城咀石城138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陆续发掘出瓮城玉器、三重防御体系、地下通道体系等重要遗址遗迹。
孙金松认为,这一重要发现证实了后城咀石城是龙山时代早期河套地区中心城址的地位,填补了内蒙古地区乃至河套地区龙山时代高等级建筑发现的空白,为研究河套地区石城的发展脉络、中国北方地区早期城市的建造体系提供了新的文化元素。
龙山文化存在时间为公元前1800年至2800年之间,起源于山东,遍及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龙山文化存在的时期叫龙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