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润物无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有声有色、一抹暖心“志愿红”架起各族群众之间“连心桥”……近年来,乌海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了乌海力量。
用心浇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剪纸拓画,首先我们先用剪刀将纸剪成不同的图案,然后用颜料将所剪的图案拓印出来……”近日,在海南区拉僧仲街道泽苑社区的儿童活动室内,社区红石榴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王冠群正在指导社区各族少年儿童制作剪纸拓画。
学生杨思瑶的剪纸作品名叫“心心相印”,她说:“这就像我们各民族亲如一家心连着心。”“每周我们都会联系辖区的小学开展这类活动,有捏黏土、制作富有特色的民族花纹盘等等,目的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王冠群说。
目前这支以红石榴命名的志愿服务项目已成为海南区乃至乌海市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平日里,志愿者们会定期走进辖区学校、或者组织学生们来到社区,通过手工制作、美术绘画的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乌海市扎实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引导全市各族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乌海市分众化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在党员干部中抓教育全覆盖,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安排主体班次课时占比超11%,各级党组织依托组织生活举办学习会1100余场次;在青少年中抓教育融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青少年教育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开设“红领巾思想讲堂”“云思政”线上课程等教育平台,让民族团结种子在60000余名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深入开展“两月一周”活动,成立“红石榴”宣讲团、志愿服务队,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和“身边的榜样”典型事迹,组织各类宣讲活动2500余场次。
乌海市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两个打造”,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乌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等,原创歌曲《我们春天回家》、音乐剧《乌海人家》、音舞诗画《山高水长》,“党的光辉照我心”走基层送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获得自治区奖项;打好文化牌,突出“中国书法城”品牌价值,在学校开展书法特色教育,举办书法产业博览会、书画展览,让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成为乌海市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的城市名片;大力弘扬北疆文化,挖掘“三线精神”,整合乌海市境内长城、黄河沿线重要文物和文化资源,让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鲜活”起来,彰显中华现代文明特征。
乌海市还建立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人才库,命名研究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20家;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加快向现代化迈进。目前,乌海市共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2人,自治区道德模范1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2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102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6个,模范个人7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56个,模范个人68人。
人人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走进乌海市实验小学,阵阵墨香从书法教室飘散出来,教室里孩子们正手握毛笔,专注临帖,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该校专职书法教师石敏正在一旁仔细地指导。一会儿的工夫,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令人赏心悦目。经过多年习练,这些学生对于笔法、点画、字形结构等基本功掌握得比较扎实。
1993年,乌海市实验小学率先将书法引入校园,为学生开设了书法课程。在2008年,该校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书法兰亭小学”。现如今,书法教学已成为该校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
“通过书写一竖一横、一撇一捺,加深了学生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理解,同时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了下去。”石敏说。平日里,她还将书法课程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们深层次了解书法内涵、书法历史,感受书法文化的魅力。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也彰显了文化自信。近年来,乌海市将书法普及教育作为传承书法艺术文化,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孩子“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坚持从娃娃抓起,在书法进课堂、建强师资力量方面下足功夫。
乌海市不仅在全市实行书法教育“三进三落实”,即书法教育进校园、书法课程进课表、书法教学进课堂;政府买单落实书法教材、学校落实每周1节有专业教师指导的书法课、语文教师每天落实20分钟的写字训练,实现了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写字与书法教育全覆盖。还通过培训讲座、“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逐步培养建立起一支热爱书法教育事业、方向正、业务硬、有经验的书法教师队伍,为繁荣书法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在乌海市,阅读也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海勃湾区第一小学的阅读课上,学生们手捧自己喜欢的书籍认真阅读着,书籍中传递出的智慧启迪了学生们的心灵,也为他们更好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了助力。
“每周我们都有阅读课,通过阅读,让孩子们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可以规范语言文字运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更好地掌握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班班主任杨波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她坦言,在她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文字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对学好数学等其他学科也有巨大的帮助。
为让学生们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乌海市还将打造“书香校园”作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各学校充分融入“书香校园”建设理念,打造鲜明独特的校园阅读文化,通过教师引领、典型带动、活动推进、环境优化等措施,激发师生读书兴趣,营造浓厚读书氛围。乌海市教育系统还结合学习型家庭建设,组织各学校建立家校共读群,组建家长读书团队,开展亲子闯关大赛、学生与家长同读一本书等活动,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学习圈,发挥书香育人实效。
一抹“志愿红”架起各族群众“连心桥”
“巴特尔,我们来看看你。”这天一早,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妈妈帮帮团”的老妈妈们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社区残疾人巴特尔家帮忙。一进门,大家就分头行动起来,有的擦家具,有的拖地,不一会儿房间就被打扫得整洁明亮。
今年40岁的巴特尔多年前因车祸导致左腿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妻子尚玉会患有严重的风湿病,有时连打扫家务这样的小事都难以完成,一家人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捉襟见肘,只能靠低保维持。
在得知巴特尔一家的困难后,“妈妈帮帮团”就经常登门为他们送去关心关爱。“老妈妈们隔三差五就来看我,帮我收拾家,就像亲人一样。”巴特尔感动地说。
在林荫街道,这支名叫“妈妈帮帮团”的志愿服务队像母亲般温暖,平均年龄已有65岁的老妈妈们每天奔走于困难居民家中,为各族居民排忧解难,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爱。海馨社区党委书记王玉静告诉笔者,正是有了像“妈妈帮帮团”这样的志愿服务队,让社区各族居民和谐相处亲如一家,而且带动了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
近年来,乌海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通过广大志愿服务队对各族群众的帮扶救助,让各民族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乌海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驻市单位、各级文明单位结合行业特点,组建94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深入基层服务各族群众。各区在原有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规范和优化志愿服务资源和队伍结构,海勃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372支,乌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40支,海南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42支,该市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成立20支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全面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志愿团体协同联动、互通共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志愿服务队数量已达768支,志愿者11.47万人,在职党员占比达到22%,志愿服务时长超过700万小时。
为推动志愿服务与各族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乌海市重点打造了“我是共产党员·我帮你”“我是医务工作者·我帮你”等3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全面叫响“我帮你”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多年来探索形成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菜单”,乌海市坚持精准化提供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农区类、城市社区类、医疗服务类等8大类、9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各区融媒体平台等载体直接把志愿服务“菜单”延伸到各族群众身边,让各族群众通过“指尖”上的操作享受到优质志愿服务。
如今在乌海市,一抹暖心“志愿红”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在一个个志愿者队伍的助推下,各族群众架起了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在各族群众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