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聚焦看齐 突出政治品格
增强农牧系统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让“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观”和“七个作模范”在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落实党组“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刻领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实质。年初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学习71次、研讨24次、专题党课14次、宣讲活动23次。以深学细悟固本培元,以夯实信仰汇聚磅礴力量,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改进工作、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
高点站位加强思想引领,守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将主线意识列入党组重要工作议程,细化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任务措施26条,定期调度推进。创建“党建引领、筑梦三农”党建品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阵地,全力巩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努力为鄂尔多斯市复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贡献农牧力量。
多措并举开展宣传教育,激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头活水。依托农牧科技服务队等力量,局党组带头深入基层,为农牧民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举办“争做‘石榴籽’共诵民族情”主题活动,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次。打好模范自治区荣誉牌,招商引资、品牌宣介时,始终把这个崇高荣誉挺在前面,不断丰富“暖城”鄂尔多斯形象。
◎政策上对标对表 彰显使命担当
坚持把落实主线要求作为各项政策制定实施的前置审核条件,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各族群众。
锚定目标、围绕中心,精准制定政策。聚焦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和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1+9”政策体系,即一产重塑三年行动方案和9项具体政策措施,涵盖肉牛、奶业、羊绒羊毛、瓜果蔬菜小杂粮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产业振兴,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等方面。同时结合实际不断调整完善,进一步修订肉牛政策,谋划出台龙头企业培育、肉羊产业政策。通过持续优化政策供给,为农牧业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主动谋划、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细化分解任务,完善项目储备库,积极招商引资,争取落地更多标志性、引领性项目。
求真求效、务本务实,强化落实政策。2023年,市本级设置10亿元产业发展资金,从用地、金融、项目等方面全力支持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效应持续显现。引入4家合作银行,累计放贷14.5亿元,政府贴息7651万元,累计支持产业项目950个。2024年,市级预计将安排资金12亿元以上,农企利益联结率力争达到70%以上。同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注重示范引领、联农带农,不撒“胡椒面”。加大政策绩效考评,注重经验总结推广,把“盆景”变“森林”。
◎工作上贯穿始终 实现质效双升
立足实际,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坚持围绕区域性、强化共同性,夯实农村牧区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
在以工带农上形成新经验,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基。深入推行“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模式,重点加大对丘陵沟壑区、产业薄弱区、生态脆弱区、偏远农牧区的发展带动。一是结对援建促振兴。结合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准能、伊泰等大型工业能源企业结对援建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杭锦旗,全方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融合发展促增收。构建工农融合发展新模式,将工业能源企业的服务需求与苏木乡镇、嘎查村的产业发展优势精准对接,实施工农互促利益联结示范项目28个,完成投资3.65亿元,形成了“来料加工、飞地抱团、订单兜底”等多种因地制宜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牧民就业2100多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三是跨界投资促发展。围绕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现代化的短板和不足,通过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吸引工业能源企业资本注入,促进农牧业产业链条延伸、规模提升、技术跃升、价值攀升,加快农牧业全产业链培育,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工农均衡发展,2023年,蒙泰田园综合体、力量煤业百万生猪生态循环产业链、星光农业高科技博览园、兰天牧业等一批标志性、规模化项目稳步推进建设。全市工业能源企业转型投资农牧业项目25个,计划总投资160.9亿元,年内计划投资40.5亿元,已完成投资26亿元,占全市农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54%,有效拉动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9%。
在一产重塑上迈出新步伐,描绘民族团结进步之画。围绕高质量建设“绒都”“肉库”“奶罐”,大力推广“夏秋轮牧、冬春放牧+补饲、休牧期舍饲”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舍饲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牧区推行“户繁企育”“订母收羔”等模式,发展生态养殖“大牧场”,在农区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模式,发展智慧养殖“大园区”,通过种植饲草料、组建合作社等方式,将小农牧户吸附在产业链条,实现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共同致富。2023年,建成“大牧场”10个,肉牛、肉羊、绒山羊等规模化养殖场1000处,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新建温室大棚4166亩,改造修缮3216亩,吸纳周边农牧民就业2200人次;鼓励引导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庭院经济,让“方寸闲地”增收增绿,年内打造美丽庭院300个。
在富民增收上闯出新路子,浇灌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不断夯实共富基础,做大、分好共富“蛋糕”。一是鼓励共同发展。在政策制定、项目实施和资金分配时,坚持把是否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作为前置审核条件,确保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毫不偏离主线,都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有利于联农带农、共同发展。年初以来,市本级投入资金9.72亿元,同比增长79%。二是支持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制定《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30年)》,谋划实施十一项重点工程,储备入库项目107项,今年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8.4亿元,同比增长30.3%。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产业强镇、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试点相继获批,争创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得到自治区农牧厅大力支持。三是注重农牧民增收。推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六方”签字(项目设计要经农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嘎查村支书、乡镇长、农牧部门负责人、旗县区政府共同签字确认),鼓励中标企业吸纳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2023年度项目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345万元。大力推行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新增托管服务面积70万亩,累计达220万亩。率先在全区创建动物疫病防控综合改革示范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成为全国、全区典型,“统种共富”“防疫·诊疗+”“1+3+N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模式广泛推广,输出了鄂尔多斯经验。深化农村牧区“三变”改革,试点嘎查村达到54个,盘活集体资源11.53万亩、集体资产7131万元、集体资金1.04亿元。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率有望达到67%以上。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奋力建设农牧业强市的新征程上,鄂尔多斯市农牧局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经济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抓手,不断提高各族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发展成果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李忠 赵子琛 任必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