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文物中增长知识
好几个朋友和我说起过《内蒙古日报》的“收藏”,去年的一天,趁闲暇之际便去网上找电子版,立即被丰富的内容、漂亮的版面吸引。那天,我不知道在电脑前坐了多久,翻看了多少期“收藏”,记忆最深的是一篇介绍古籍《赵城金藏》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得知《赵城金藏》是崔法珍断臂募刻的,发现这件瑰宝的是范成和尚,后来组织抢救的人叫史健,把这部古籍捐献给国家的人是张筱衡……为了保护这部古籍,有名字记载的不下数十人,更多的则是成千上万没有留下名字的无名英雄,他们是捐募的村民,刻经的工匠,补雕的僧徒,流血牺牲的战士,爱护藏经的人民。
我被《赵城金藏》的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我得知文物的保护、保存竟是如此艰辛,同时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老祖先创造、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我们有义务把它们发扬光大!
从此,我成为《内蒙古日报》的忠实粉丝,通过“收藏”,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了解到许多我国古代的历史,还学到许多文史知识。不知不觉中,我喜欢上了逛博物院、文史馆。
游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时,陶瓷馆中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尊集金彩、洋彩、青花,仿哥釉、松石绿釉、粉青釉、霁蓝釉、汝釉、官釉等于一身的大瓶。人们惊叹于它的体量气势、精美和谐,叹服于它的设计思路、烧造技术。为了了解更多关于这尊瓷瓶的知识,我在查阅资料中,为中国瓷器的博大精深感到骄傲与自豪。我激动得整夜未眠,连夜写出《各种釉彩瓶 瓷器之母》投稿到“收藏”。2023年1月5日,这是个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我的稿子见报了!从此,我和“收藏”难舍难分。
兔去龙来,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里,我祝愿“收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收藏”,继续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己之力!
展现新征程的文明风采
□郑学富
时光荏苒,似水流年,忙忙碌碌中2023年的日历已翻到最后一页。回顾这一年,作为《收藏》的忠实粉丝,在为该版写稿中颇有收获。
首先,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尤其对所写文物的历史、现状及其背后的故事,必须学深学透,做到融会贯通,这样才能讲好文物故事。如我在写《〈开成石经〉拨云见月》一稿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弄清其产生的时代背景、过程和影响,又研读了《西安碑林百图集赏》,结合社会热点,还原了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非“于斯人也”。
其次要选准主题。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史籍是历史的传承。一件文物所蕴含的内容和主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深厚底蕴,又有文化的博大精深。介绍文物,要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我们的凝聚力。
第三要讲好故事。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认识其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把文物讲“活”,赋予其时代精神。例如我在写《盛名方书之祖〈伤寒论〉》一稿时,告诉自己必须把《伤寒论》的版本流传过程,尤其是书中的“辨证论治”观点讲清楚。写《〈慈恩雁塔唐贤题名卷〉 雁塔题名扬天下 》一稿时,生动再现了新科进士雁塔题名的风雅轶事。
在新的一年里,我愿与大家继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讲好文物故事,擦亮中华文化名片,展现新征程的文明风采。
用心感悟中华文物之美
□周小丽
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似览尽星空璀璨的银河,延绵不绝。
时光的画卷中,文物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国自古就有“纳礼于器,器以载道”的观点。在“大克鼎”的故事中,以膳夫“克”靠分祭肉来平定诸侯内乱的故事,展示“礼正则天下定”的中国传统礼仪规范和礼治思想。“礼”是每一个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将这种传统道德文化元素外化在具体器物之上,时刻提醒人们在生活之中遵守礼仪规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滋养着民族文化血脉,传递出独有的智慧之光。西汉鎏金铜蚕是中国国内首次发现的鎏金蚕,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实物见证。自汉代开始的古代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窗口,推动了中华丝绸文明向世界传播。多种文化在交流、碰撞、融合中形成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我们获得优秀历史文化的滋养。一件件珍贵文物,不仅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和心灵震撼,更因其承载的优秀历史文化让我们受到思想教育。用心感悟中华文物之美,讲好中国故事,擦亮中华文化名片,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让文物与古籍活力四射
□雷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就是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努力发挥文物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1年夏天,经文友推荐,我开始关注《内蒙古日报》收藏版。一件件收藏在博物馆中的珍贵文物,被天南海北的作者讲“活”了。每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几个传奇故事,使原本冰冷的文物有了生命,有了温度,鲜活灵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我最初只是喜欢历史故事,对欣赏文物一窍不通,看了几期收藏版各位老师的美文,让我大开眼界,爱不释手。于是,我也尝试着投稿。以故宫博物院藏品、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名画《步辇图》为背景,讲述我国古代民族融合故事为主题的《一半胡风似汉家》文章,2021年10月3日荣幸地被采用,使迈出投稿第一步的我信心大增。从此,每逢周末、假期,我就带着孩子去文史馆、博物馆,查资料,学习历史文物知识,自己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课余兴趣。
文物是历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非常感谢《内蒙古日报》“收藏”,为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文物知识的窗口,开辟出一片展现文物、古籍魅力的天地,让我国灿烂的文物、珍贵的古籍活力四射!
用心用情讲好文物故事
□孟丽娜
文物可以生动再现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收藏”始终不变的初心。几年前,我有幸成为“收藏”文物讲解员。
用心用情讲好文物故事,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想讲好文物故事,需要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探寻文物的渊源,总结文物现代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需要平日里对文物知识的积累和拓展,更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文化嗅觉。
记得去年七夕前,我为了写好《清光绪七夕卷筒》一文,虽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关于它的描述却寥寥无几,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如何讲好这件自己钟情的文物的故事呢?我只能另辟蹊径。我找到山东博物馆的联系电话,怀着忐忑的心情拨了过去。一个清脆的女声传来,我表达了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这件文物情况的意思。工作人员说,她只知道馆里有这件文物,但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我失望地叹了口气,准备挂断电话,这位工作人员突然说:“我有一个熟悉的讲解员电话,她可能介绍过这件文物,给你她的联系方式。”我一迭声道谢后,立即联系讲解员。这位讲解员确实了解这件文物。电话里,她详细地为我讲了七夕卷筒的历史文化及背后的故事,我明白了这件文物的意义和价值。几经酝酿、几经修改、几经润色,《清光绪七夕卷筒》的故事被我搬到了“收藏”上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
每一件文物都值得我这样付出,我要把它们当作传家宝一样珍惜,把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告诉身边的人。我要用最形象的语言,最生动的表达方式,最饱满的激情,继续讲好文物故事,擦亮中华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