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拐区擦亮政务诚信“金名片”

  本报包头1月5日电  (记者  宋阿男)“‘容缺受理’是什么?我们符合这个要求吗?”近日,中能研(内蒙古)低碳研究有限公司需申请办理公章刻制,但由于相关材料用于抵押贷款无法用原件办理业务,相关负责人来到包头市石拐区政务大厅了解相关情况。

  工作人员在接到申请后第一时间组织研判,经查询,申请人信用情况为良好,符合“容缺受理”条件,随即为企业办理了业务,并通过“代办帮办”政策为企业送去刻制好的公章,向企业介绍相关政策。“工作人员不仅容缺为我们办理了业务,还送章上门,讲解政策,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了‘守信者处处受益’。”中能研(内蒙古)低碳研究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诚信逐渐成为个人、企业乃至一个地方的“第二张名片”,影响着市场活动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石拐区多举措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打造起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政务服务队伍,引领诚信社会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树立诚信政务形象。一方面,区政务服务局定期梳理服务事项,坚持线上与线下办理有机衔接,开设“全区通办”窗口,将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极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携性。另一方面,按照“进必授权”的原则,要求大厅进驻部门授权窗口工作人员履行行政审批职责,做到依法行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政务服务公开。

  全力推动“代办帮办”“一网通”等模式,打造审批服务“新速度”。石拐区围绕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公共教育、劳动就业、退役军人等领域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推出“小白帮暖心办”“红网格帮你办”“苏木上门办”等7个基层帮代办服务品牌,将基层资源力量有效整合,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实现群众办事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落实“最多跑一趟”的群众办事清单,优化升级“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模式,严格办事程序,为全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暖心的服务。

  此外,“好差评”设备、“码上监督”二维码、■下转第4版  ■上接第2版  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和政务服务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等诚信政务监督办法的实施,对于倒逼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着力打造诚信政务具有显著成效。石拐区还积极畅通了投诉举报监督渠道,企业、群众可通过石拐区政务服务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方式对石拐区政务服务进行评价或投诉,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提升服务效能。

  据悉,下一步,石拐区将进一步完善诚信工作制度机制,全面深入推进政务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务服务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等具体措施,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五个办”改革,全力打造高效、阳光、诚信、规范、公平的政务服务环境,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构建政务服务信用应用新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以团结凝聚力量 奋力书写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 货运量创历史新高
迎新春《甲辰年》特种邮票首发
2023年度全区十大法治事件十佳 法治人物首届法治为民创新案例揭晓
我区再添14家内蒙古工匠学院
夯实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功
石拐区擦亮政务诚信“金名片”
内蒙古西部首个百万吨原油生产基地全面建成
全国首个万吨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成功并网
赤峰市拉紧“安全绳”护航文旅行业